第三十二章(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大都的初夏比较潮冷,天阴的快,整个都城内笼罩着若隐若现的雾霾。

禁宫内狭长的公道上,户部尚书步履匆匆低头疾行,微热的天气里他披着一件半薄的夹衫,面上是显而易见的怒气。

他行到御政殿前,带路的宦官脚步忽然一顿,麻溜的跪在了地上,朝着前方高喊:“奴见过谏千岁,千岁万安。”

尚书抬头一看,御政殿外的长廊上,那穿着王袍迎风而立的男人,不是谏郡王又是哪个?

新帝登基,大厉朝内风云变幻,数不清多少曾经只手能遮天的大能们被收拾的服服帖帖。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正理儿,但如新帝这般做的大刀阔斧毫不遮掩的却没有几个,而旧人的退位自然会有新贵来重新登高,如今大厉朝内最为风光无两的人,当指眼前这位看似默默无闻的郡王殿下了。

新帝的手段虽不入流,却能让人惧怕,他身边的红人自然就代表着地位和权贵,即便是看在新帝的面子上,所有人也都会卖这位殿下几分颜面。

但如同户部尚书这样的老臣,却未必能瞧得上这位如今春风得意的“红人”。

墙头草算是什么?大家嘴上不说,心里还不是清清楚楚?当初太子殿下一家独大的时候,这位谏郡王几乎日夜留宿东宫,兄友弟恭的把戏做的不知道多么好。而他手段确实出挑,太子殿下一死,新帝居然也能完全不顾谏郡王从前的立场,既往不咎的对他无比宠幸。论心智城府,无人能不服,但若讲到他做人的德行,那可就太有的说了。

户部尚书胡子一抖,不甚真心的鞠躬道:“下官见过郡王殿下。”

谏郡王眯着眼瞅了下他,态度倒是和煦:“是胡尚书?都已经这个时辰了,胡大人进贡可是有要事禀奏皇兄?”

胡尚书垂着眼:“下官却有要事,不知道圣上此刻……?”

谏郡王扫了下内殿的殿门,有些犹豫的说:“几位守军大人们也在里头。”

文武官儿们从来都是水火不相容的,文臣们嫌弃武将一身臭汗就知道舞刀弄枪,武将们又嘲弄文臣们拿捏着笔杆子只敢嘴上放炮,这情形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只是皇帝都懂得制之术,反倒更调动官员们的积极性。

令大厉朝文官儿们大感可惜的是,新帝陛下登基前是军营出生的,这使得他平常对文武官员们的内斗难免会有些私心的偏向。因为他*老臣的关系,如今朝内官僚们对他都很是畏惧,所以一般也不敢讨他嫌乱搞内斗。此刻一听到在殿内的是那几个最心高气傲不过的守军,胡大人立马头疼了起来。

他也不再闹脾气了,苦巴巴的瞅着谏郡王道:“王爷,下官这儿……为的是赋春郡城的赋税啊。这可不是小事儿,可关系到了圣上的脸面和尊严!”

赋春?

谏郡王抓着披风的拳头紧了紧,神色有一瞬间的莫测,他沉吟了一会儿,迈步走向殿门:“那行,你跟我进来吧。”

皇帝在和军营内的老弟兄们叙旧,聊得正高兴,谏郡王全无眼色的就闯了进去。令胡尚书诧异的是,圣上不仅没有表现出被冒犯的不满,反倒看起来还挺高兴的,甚至主动坐到龙椅边缘一些,招呼谏郡王说:“阿笃,来这里坐着。”

谏郡王扫了那群坐在椅阶下头的守军们一眼,凝视皇帝说:“皇兄,胡大人有要事启奏。”

见他居然完全没有行礼的意思,皇帝看上去也对此不以为意,胡尚书有些心惊,却暂时不去多想,上前一步作揖道:“下官参见皇上。”

皇帝的脸色立刻没有方才好看,他有些不太爽的靠在椅背上摸着嘴唇盯住胡尚书看了一会儿,才不情不愿的朝着那群守军挥手:“你们都先回吧,下次有时间,再召你们入宫。”

武将们嘻嘻哈哈明显和皇帝极为熟悉的告了退,临了背过身离开的时候还齐齐的瞪了胡尚书一眼。胡尚书气得够呛,等到人都走了,颤颤巍巍的从衣袖里摸出一张叠成长条的纸张和一份黄皮封面的信,然后哆嗦着手慢慢将长条纸展开。

这期间皇帝与谏郡王说着话:“你身体可好些了?上来坐吧,我喊人去炖了姜奶,你今日就歇在宫里,吃了姜奶明日再回去。”

谏郡王低声回答:“谢皇上美意,芙儿今早临出门时已经说了要做家宴,我答应她要早些回去了。”

皇帝立马闭嘴,移开视线盯着胡尚书:“你要说什么?时候不早,没有要事就快些退下。”

胡尚书抖着那张纸:“皇上!您可知……赋春郡今年交上了多少的赋税?”

赋春?皇帝想了有大概五秒钟,才记起是自己流放温家小子的那块穷乡僻壤,那地方贫瘠又闭塞,每年都是拖后腿的,他倒是有些印象:“多少?”

胡尚书咬牙切齿的说:“一个铜板儿都没有!”

“果真?”再怎么穷还能穷到一个铜板也交不出?皇帝很是诧异,“可有解释原因?怎么连一个子儿也没给?莫非是温家那小子死了,用作给他办丧?”心机

胡尚书托着那封未拆封的信件:“皇上明鉴,随车只送来了这封信件,下官不敢轻易开启。那送信的马儿还养在户部吃草,赋春郡的那位爵爷下了谕令,还叫户部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

皇帝皱着眉头:“信给我看,这事儿办的简直岂有此理。”

谏郡王并不说话,此刻接过胡尚书拿着的信封慢慢的上了椅阶,沉默的站在龙椅旁边。

皇帝拆开信,皱着眉头看了两行,神色忽然古怪起来。

温乐在信中厚颜无耻极尽所能的哭穷,侯府没钱加盖、房屋漏水、随从生病、海水涨潮没堤、禄米中有沙无法食用等等等等,字里行间几乎能听到他扯着嗓子大叫自己还没有拿到今年的俸禄,已经快要一穷二白的呐喊声。

皇帝最喜欢看别人倒霉,并且尤其喜欢看到自己的仇人倒霉,他看完了信,哈哈大笑起来:“朕果然明智,不费一兵一卒,封了他个爵位,就叫他如今生不如死!”

胡尚书立马低头,当做自己没有听到这句话:“皇上!下官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但即便再困难,地方也没有不缴赋税的道理!若此事传扬出去,各地治官都纷纷效仿的话,绝对是一股影响重大的不正之风!”

皇帝正乐不可支,听他这样严肃,立马失了兴致,他厌烦的挥了挥手:“用不着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赋春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缴不出来又能怎么办?你去催?”

胡尚书立马闭嘴,有些愤愤的低头不语。他本是一心为国,凭什么要受这种冷嘲热讽?

谏郡王站在皇帝身边看了个大概,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侯府无法修建?这是什么意思?还有随行人员病倒,可有说病的是谁?”

皇帝冷笑:“他这是在伸手问我要钱,你说我可能给他吗?真是蠢货,去了赋春还巴望着过大都内荣华富贵的生活,我可不是叫他去享受的。”

他说完,不理会谏郡王担忧的神色,大笔一挥,在求拨款的几句话下头写了大大的“驳回”二字,至于不给赋税这回事……

“朕总不能斩尽杀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赋春的臣民也是朕手心的肉嘛。”

现在只不过把温家小子丢去那块地方一年不到的时间,他就把自己搞的连赋税也缴不出来了。不必自己再去做那个恶人,那块穷山恶水里总有人能折腾他,毕竟那可是死了六任太守的赋春郡啊!

得知到赋春交不出赋税,皇帝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更加高兴了。这不正好证明了温家小子穷到揭不开锅了吗!

回到王府,谏郡王思来想去总觉得心头难安。

他心中因为过去的往事总对温润有一些愧疚的感觉,也因此,在大都内的时候,他总是竭尽所能的为温润大开方便之门。只可惜温润总不给他这样的机会,纵然自己碰壁到头破血流,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骨气不肯低头,好不容易等到三房被发配到了赋春,谏郡王本以为自己赎罪的机会已经来了。

这一年间,他给赋春郡城去了无数封信,温润手下余留的护卫虽然偶尔会因此跟他接触,但从来没有给他带来过一封温润的回信,也从不肯透露主人的近况和*。

他一直在担心温润的近况,却因为大都内风云变幻的关系,从来不敢正面和皇帝提出对温家人近况的好奇。

是不是一开始就做错了选择……

谏郡王不敢在深想太多,他如今只能过着走一步看一步的生活。面对自己心中沉甸甸的负罪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吩咐管家晚些时候将府中的上好药材和金银预备一些送到户部衙门内回赋春的马车那儿。给予自己一些微薄的安慰。

……

……

赋春郡城内,温乐大口往嘴里塞着冰沙,麦灵通一脸黑线的坐在他跟前儿翻开大都里新派下的圣喻。

温乐很得意的瞅他:“看吧,每年几千两的寿礼和近千两的赋税加上去大都千里迢迢的路费就省下来了。有那个闲钱不如降低农业税,交到大都可真是吃撑了。”

虽然每年名头上上缴的赋税只有一千两不到,但运送赋税一路的车马费户部可是不会报销的,加上皇帝和后妃们都要准备的厚礼,赋春这么个小地方每年在这一方面的支出居然高达七八千两纹银。

老天爷,这里多少大官儿们都没见识过金锭呢,近万两的纹银在这么个小地方,够做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比如将农业税调低一些,拿来采买生活物资接济老人等等等等,哪一样不比送去大都给那位人憎鬼厌的皇帝好?

麦灵通脑子虽然聪明,但自小就被灌输了不可动摇的忠君爱国思想,如同温乐这样坑蒙拐骗钻空子的行为就是给他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去干。如今温乐的哭穷收到了相当实质的成效,这一结果给了他不小的打击。问天战歌

麦灵通弱弱的反驳:“为人臣……给圣上预备寿礼本就不该推辞……”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