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超级杂交水稻的出现(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袁老抹去眼角的泪水,他太激动了。这水稻饭香清新,米粒圆滑饱满,特别是那条长长的粉色红线,那是它最好的身份证明,也是像世人宣告华夏进入千公斤杂交水稻俱乐部的最好证明。这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这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寄托。从最古老的黍米亩产三百斤,到现在的亩产一千公斤,中途我们能看到很多伟大科学家、研究员的身影。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杂交水稻步步高升,能看到杂交水稻突破一千公斤的这个界限,就是现在死去自己也心甘。

华夏是最早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也是最先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国家。它为全球近一半的人提供着食物,供应着温饱。华夏是个礼仪之邦,它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在华夏已经没有什么吃不饱饭的现象了,即使高山地带国家也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在这个地球上还有无数的人每天处在饥饿的时代,卜洲最困难的一个洲,他们那里的人每天都期盼着吃饱一顿饭,每天都希望吃饱一顿饭,但是由于缺乏水源,粮食仅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你想想一倍的人争取一半的粮食,那会是什么状况?

但是就在今天,就在这个并不起眼的村庄里面,我们迎来了杂交水稻新的辉煌,这是一种培育技术完全成熟的超级杂交水稻,可以这么说现在收获的稻谷完全可以做成母本推广,它就是星星之火,它就能燎原整个世界,它就是国家的希望,世界的希望。

杨天依然微笑着看着袁老,但是他心中的愧疚却在不断的上升,这种水稻虽然很好,但是它并不是自己技术表现的最高峰,这种稻谷还有很多潜能可以挖掘,比如使用营养液提存基因,比如使用基因嫁接技术让稻谷像真正的高粱一样,那么多,那么强!还有很多,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提升。

眼前这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老人一辈子把培育杂交水稻当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么大的年纪依然坚持亲自查看水稻、培育水稻,就像他说过的话一样,把一生交给杂交水稻我无怨无悔。而自己呢?自己只是像应付工作一样培育着水稻一心只想培育濒危灭绝的物种,却忽略了大众物种的价值,大众物种才是最朴实的物种,它们为人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它们为人类贡献着各种各样的能量。

从这一刻杨天决定了,就算是买、就算是租也要在沙漠里面租片地出来,不为别的就为这些为人类做过贡献的物种为这些默默无闻却又在无私奉献着的物种。它们实在是太可爱了,它们实在是太伟大了,我们不该忽略它们的存在,也不能忽略。

“袁老!你不用谢我,反而我要谢谢你,这种稻谷有现在的样子,我有现在的成绩,全是袁老你的功劳。是你给我这次机会是你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谢谢你袁老!”

一个深深的鞠躬表达着杨天对袁老的敬意,这么一个崇高的人值得杨天这么做。曾经有国外的媒体这样说过一句话如果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要数谁的话,那么一定是袁老他老人家,他弄出来的杂交水稻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人类,如果换算成钱,换算成财富的话那得多少?无法估量,真的无法估量,恐怕比一个国家的国库还要多,恐怕能买下十几个小国家。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他把自己的技术献给了国家,每个月拿着少许的工资拼命的提升着稻谷的产量。难道这样的一个伟人我们不应该值得尊敬吗?难道不应该向他鞠一个躬吗?应该,完全的应该!别说鞠一个躬就算是鞠十个躬、一百个躬都是应该的,因为它值!

同时杨天也要感谢袁老给自己这么一次机会,让他在研究的道路上学得了无数的东西。人不能自私,古有孔融让梨,现有孝子背母前一个故事大家可能听过,但是后面的故事或许没多少人知道,它说的是一个村里的男人,他从小父母双亡,是村里的那些妇人把他抚养成人。

后来那男人有出息了,身有百万的资产,还有两个兴兴向荣的公司。有一天他回到村里看望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人们,但是当他回到村庄的时候,他发现以前养自己的人都已经老了,他们不再年轻,也不再那么健康。特别是养育自己长大的那七八位‘母亲,,她们满头的银发,满脸的沧桑,让他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妇人由于丈夫和孩子的相继去世已经成了孤寡的老人,那天他带着自己的这位母亲,到很好的一家医院去看病,医生告诉他要想让老人健康起来就得每天坚持锻炼。

但是老人已经老了,她的双腿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硬朗,她的背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挺拔,要坚持锻炼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这个男人把手里的公司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自己放下所有的事情全心全意的照顾这位不是母亲的母亲,每天他背着老人到公园里面散步,有时还会开着车背着老人去旅游。虽然那老人直到死去也没健康多少,但是一个孝字,一个大爱让人永远记住了这个男人的名字。大爱是无私的,爱也不是自私的,如果村里的人自私就不会让这男人存活下来,如果这个男人自私也不会有他背母亲的故事,他完全可以装着看不见,他完全可以请人照顾对他有养育之恩的老人,但是就是因为他不自私,他让爱和孝传递了下来。

袁老也不自私,他放弃荣华富贵只求心中安宁。在这些人面前杨天怎能自私,所以他要感谢这位老人,感谢他给自己人生的启发。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