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热门推荐:、 、 、 、 、 、 、
练把式、吊嗓子,然而生活仍在继续。对于他,一九三一年,就像对于其他任何遭受劫难的人一样:这一年仿佛代表毁灭的开始。
繁华的上海滩依然忙忙碌碌、喧喧嚷嚷,街上时有铁家伙(轿车)飞驰而过,坐在那上面的人就像发了疯癫,仿佛必须飞奔狂驰才能减轻痛苦似的。
气温已经比较冷了。时世躁动不安,战争的危险、灾难、死亡、仇恨、哀伤……正在蔓延。
因遭禁演,上海的各大戏院不敢邀他演出,他一时犯了难,搬进租界休养生息,还是三爷的建议。因了这段时间日本浪人活动大肆猖獗起来,住在华人区日益不安全——已有好几位抗日志士遭到暗杀。而《抗金兵》之所以遭禁,就是由于日本驻沪领事馆以“恶意煽动抗日情绪,我大日本侨民十分不满”以及上海国民政府严正交涉的结果,连戏院都被迫登报道歉。按照三爷的意思,那他就顺势来个匿影藏形,也好积蓄能量,伺机而动。
当天出院后,他便改名“吴凌燕”,住进法租界一处相对封闭的公寓。公寓离三爷所在的救国组织联络处不远,三爷每天派人给他送饭,送报。他则整日价关在房间里编剧本,读报,把唱片声音调大然后吊吊嗓子。离群索居的安静几乎消除了控制他的阴郁情绪,也将郁闷之气一扫而光。只是偶尔,一些使他痛苦的影像,仿若汹涌澎湃的洪流般从他的梦中宣泄而出。
一连数日,他都待在房间里,梳理自己。
假如就这样一无所求地过着清静的生活,倒也不错。但现实并不允许他如此安享岁月,很快,他便重又活动起来。
不久,他便伙同春鸣社等角儿,在上海新天地剧院登场演剧。
且说这新天地戏院,原本叫新天地电影院,经理许泰和因喜欢京剧,一时见演电影不赚钱,便将影院改成剧院。可是剧院没有班底,只得四处邀请演员,请来了因战祸从东北流亡上海的春鸣社主要成员,其中有名角窦华清(春鸣社班主),知名武生魏少轩,还请了混迹上海的名票周铁如,周铁如还带罗小楼、焦福祥、焦福瑞、颜立珠四个傍角儿(1),加上找上门来的月仙等人,组成了一个阵容颇强的班底。
月仙的加入,给班底带来强有力支撑的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但许经理和班底同仁都十分钦佩他的作为和勇气,并且知道他懂的戏多、戏路宽广,无疑成了这个新班底的台柱子。
浮世欢 第三十回(2)
经过商量,大家排除了先演传统老戏的老一套,决定排点新剧以资号召。月仙这时候就起了关键作用,他把数日来新编的几出剧本拿出来。经琢磨,便迫不及待地排练起了《亡蜀鉴》。
《亡蜀鉴》这本戏原名叫《江油关》,数十年来,剧界不曾演过,甚至有人以为剧本已经失传。今得以重见,大家无不兴奋异常。对月仙来说,这得感谢三爷,剧本是三爷得于南方而馈赠他的。他待在旅馆这段时间,通过重新修订、润色、编写,使老剧本焕然一新,更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足以激发观众的爱国思想。班底同仁大多对现实的景况有深切的体会,尤其是从东北逃出来的窦华清和原春鸣社成员,愤懑情绪自不待说,对排演警世之新剧无不拍手称快。大家热情高涨地全力赶排。许经理毫不含糊,在班底刚开始排演时就打出了广告,并在首演的广告上大胆附上十二个黑粗大字“崭新组织 南北名伶 钢铁阵容”。许经理在打广告前依照了月仙的意见,将“夏月仙”改成“吴凌燕”,以避开政府及日领事馆的耳目。
新戏这就开锣了。
新天地剧院场地规模不大,只能容下一千余人,遗憾的是,首场演出观众并不踊跃。不过这也在许经理和月仙的预料之中,因为观客对新班底的演员并不大熟悉,来的多数也只为瞧个新鲜。因此开演时台子底下还在议论纷纷,但谁也没有料到,那广告上打出的从未听闻的所谓名伶“吴凌燕”,竟是夏月仙夏老板。
随着月仙出场,其精彩的扮相,独特的声腔艺术,精湛丰富的表演,一下就把观众的心紧揪住了。这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阿拉哪能觉得那台上表演的迭格演员像夏老板阿是?”
“可勿是,像得很!”
“喔唷,侬再仔细看看,可勿就是夏老板!”
举座皆惊。
月仙与新班底倾力合作,珠联璧合。通过唱表传达出的强烈感情,深深感染了观众。台下掌声不绝,气氛完全被台上精彩动人的表演控制住了,演出渐入佳境,可说一唱一表、一举一动都有彩声跟着。月仙既久未登台,不管台下观众多寡,他施展全部功力,铆上了劲儿!起先还有些纳闷的观客,特别是其中对月仙喜爱有加的戏迷,料不到他改名换姓在此悄然登场,真个如“久旱逢甘雨”般惊喜,好似碰了大运。注目而视,竖耳倾听,心下受着激动与感动,连连鼓掌,甚至站起来连声喊“好”的。
全剧演完,受到了激赏,观者们一股脑儿涌向台前,热烈击掌。月仙和同仁们对今儿的表现也甚为满意,等下了台相互拉手道辛苦。许经理尤为高兴,笑着道:“各位辛苦啦!演出十分成功,新天地算是一炮打响,今后一定成咯!”
果不其然,头天看戏的观众散场后就暗暗传开了,新天地剧场的演出广告写明了次日十点后卖票,但唯恐买不到票的观众早早就等候在了剧场门口,到十点戏票开卖时买票的队伍已见头不见尾。可是剧场座儿有限,自然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戏票很快就卖完了,买到票的自是兴高采烈,没买到的只得兀自抱怨自己来晚了。演出当晚,剧场门口聚集了一些手里举钱的人,迫切地向来看戏的观客喊着:
“有退票?”
“侬有多余格票?匀一张好哦!”
甚至,“听说奥登电影院新上映的影片蛮有趣的,您何不去瞅瞅?我跟您换票!”
“先生侬就勿要打迭个主意喽!”
“呦,您瞧好喽,我这可是三元钱的电影票换您八毛的戏票哪,多值当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