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章 海兰泡,复仇之始4(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398章海兰泡,复仇之始4

国防军的榴弹炮一开炮,苏军炮兵阵地就哑了。

国防军一个榴炮团拥有108门105榴弹炮,人数比陆战团略少,但也有4500人左右。无论是火炮数量还是人员编制,都相当于外军的两个团,火力、战力相当强大!

苏军这个隐密炮群,之前并没有对国防军炮兵阵地进行反击,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其一是中国军队的炮火太猛,能够打过黑龙江的火炮太多,初步估算竟然有3000门以上;而苏军虽然也有近千门火炮,但是,超过100毫米口径的火炮估计不到400门。

其二是中国火炮的阵地相当分散,苏军如果反击,不但不能取得消灭敌方的炮兵阵地的水果,反而会引火烧身,算不过得失账。

其三是中国炮兵一开炮,就将两个独立编制的炮团给打残了,大大地吓了苏军一跳。因为这两个炮兵团是独立炮兵师专门用来加强海兰泡炮兵火力的,一炮没发就被摧毁,让苏军指挥官布西卡维柳斯基上将懵了好一阵子。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苏军只有两个炮兵团。事实上,黑龙江对岸的苏军炮兵团比中国国防军的炮兵团还多,这与苏军编制的奇特非常有关系。在苏军师级编制中,一个师,由三个步兵团和二个炮兵团组成;而且炮兵团里什么榴炮、山炮、重型迫击炮都有,完全是一锅大杂脍。不像中国国防军,炮兵部队的火炮非常单纯。

大杂脍的编制其实非常不便于指挥,要便于指挥又限制了炮兵的作用。试想,即便120毫米的重迫击炮,其射程又怎么能和75毫米山炮相比?

这种大杂脍编制,是二战前和二战中苏军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是苏俄党加强军队控制的一种方式。也因为如此,二战的苏军,说白了只能算“庞大”,而不能算强大!

二战的苏俄能够取得胜利,据后世研究,一是因为气候帮了苏俄的忙;二是苏俄庞大的后备兵员,以人数和人命去换取战略和战术目标,1941年参加苏俄红军的士兵,在战争结束时百分之九十都已经牺牲;三是苏俄以空间换时间,以空间稀释了德国人的兵力(有点像历史上中国的抗战,那么多县,日本人总要分兵占领吧),四是来自于英美的支持,英美的支持不仅仅是物质的支持,而是英美开辟了第二战场,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并在两个月内灭亡了意大利,断了希特勒一支臂膀。

因此,要说苏俄军队单兵有多强,或同级别部队战力有多强,很有些不靠谱。

敲掉了苏军一个炮兵阵地,估计是一个师的炮兵力量,而苏军在海兰泡一线则布置了4个步兵师。

“命令:过江部队以班排为单位,速度要快,阵营要散;过了江之后迅速归建,以连为单位向纵深突击!”在黑龙江南岸,051师师长石觉(中将)急切地命令道。刚才苏军的那一阵炮火,让正在渡江的一个团遭到了较大损失。这个损失,压得石觉有些喘不过气来。

……

黑龙江北岸,已经过江的国防军士兵越聚越多,在一名少校(营长)的指挥下,迅速组建了几个连级规模的突击队,向阵地纵深和左右突击,三百米的宽度,还不足以保证渡江部队的安全。

见到中国士兵向自己的工事扑来,苏军也是枪炮齐鸣,奋力反击。而且还像谢尔盖洛夫少校一样,组织部队奋不顾身地冲出工事,想来个双管齐下,将中国军队赶回去。

因此,战场上显然一片混乱,即有中国部队依托野外地形与苏军工事对射的战斗,更有中国部队与冲出各隐蔽工事的苏军之间的野外较量。

利用工事反击的苏军,明显占有优势,因为工事内的火炮对国防军士兵伤害很大,而国防军的枪榴弹要想建功,必须要推进到600米的距离之内;但在野外的战斗,却明显是中国军队占优,这不仅仅是中国军队自动火力强的问题,与中国军队士兵的单兵素质以及训练密切相关。

后世的武爱华是特种兵出生,而且一身功夫出神入化,因此,国防军部队的普通士兵的训练,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特种兵训练的特征,这种特征,在战场上就表现为一个士兵可以是一个战斗单位,两个士兵三个士兵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一个班,一个排更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这种灵活的独立的作战意识,在1937年的平津会战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