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猎鹰”VS“夜鹰”(上)(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其实不止是卢嘉栋觉得杜勒斯的举动是在作死,战场的另一头,坐镇联军司令部的霍纳中将也是这么认为的,只不过与卢嘉栋说服力极强的技术手段不同的事,霍纳是靠着大脑中那根对战场极为敏锐且异常恐怖的直觉做出的判断。

毫无根据,很没理由,但霍纳就是相信他的直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不顾老部下杜勒斯中校的感受,毅然决然的更改计划,以大规模的M270火箭炮的急袭作为火力屏障,在打击塞马沃硬目标的同时,

尽可能的利用超低空的高密度,瘫痪“猎鹰”防空导弹系统的雷达组网,从而掩护紧随而至的F—117“夜鹰”隐形攻击机对隐藏在巴比伦空军基地内的那位“大人物”实施更为致命的二次清除。

这套掩护隐形战机进行突袭的战术,可以说是极具颠覆性的,因为在美国空军的作战手册中,隐形战机一直被当做踹门的急先锋,从来都是隐形战机为别人打开通路,从没听说过隐形战机还需要其他军兵种提供火力掩护的事情。

然而霍纳中将那根不时迸发的敏感神经却在行动前的某一个突然砰砰的跳起来,随后一个令他自己都吃惊不已的想法,突然在脑海中萌发出来,旋即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蔓延全身,再也无法拔出:

“F—117‘夜鹰’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

如果是其他人,偶尔冒出这个想法后,绝对会不假思索的抛诸脑后,开玩笑,那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隐形战机,别说是小小的伊拉克,就算实力强大千百倍的苏联,也没有十分有效的应对手段,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这只“夜鹰”展翅升空,便等同于无敌。

然而霍纳中将却不是一般人,他的直觉有着异乎寻常的准确性,并得到无数次验证,宛若上帝一般的存在,更何况他这种危险的直觉并不是无的放矢,作为美国空军资深的高级将领,霍纳很清楚F—117究竟是个什么尿性。

可以说,除了神秘莫测的隐身能力以外,就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整架飞机就是一件应急的拼装货也一点也不为过,因竞标轻型战斗机而失败的通用涡扇发动机,F—15战斗机的起落架,机载电子设备也是大部套用F—16,飞行控制系统同样也都是捡现成的F—16系统更改而来,至于导航和轰炸标准装置,更是就直接将B52H轰炸机上的同款搬过来。

总而言之,除了独特的多截面外形,以及专用的吸波涂层,几乎机上所有的部件和设备都能看到其他美制现役战机的影子,如此做法说得好听一点叫做应用成熟技术,加快研制进度;说得不好听,跟杂交的畜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军工实力,将这种杂交搞得很自然,让一般人看不出是骡子是马,但霍纳中将却深知其中的猫腻。

也正因为如此,在伊拉克“猎鹰”地空导弹营如日中天之际,霍纳中将才会有违常理的调整了原有的作战计划,将四架F—117A“夜鹰”隐形战机所组成的“幽灵”中队,从急先锋,划入到第二梯队,所谓的就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F—117A“夜鹰”隐形战机的作战效能。

毕竟伊拉克所拥有的“猎鹰”防空导弹系统的战斗力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哪怕是想霍纳这样坚定的,美国至上理念极强的保守派将领,也不得不承认“猎鹰”的麻烦超乎想象,想要压制其作战效能,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和大胆的措施,才有可能奏效,而利用M270火箭炮实施火力压制无异于成为最为有效的选择。

因为其所配属的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弹道平直且低矮,一般雷达很难发现,从而利用大火力密度消灭“猎鹰”防空导弹系统,当然就算能够发现也不要紧,难以想象的数量,也会让电子技术水平明显逊于西方的“猎鹰”雷达系统因超负荷而宕机,就算以上目标都不曾实现,也会起到引诱“猎鹰”反击,进而耗尽其本就不多的弹药基数。

在如此稳赚不赔的火力掩护下,F—117A“夜鹰”隐形战机趁虚而入,利用高超的隐身性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无声处发起致命一击,从而锁死己方的胜局,可以说这一套一石多鸟的作战方案,是霍纳中将在潜心研究敌我优劣态势之后,提炼出来的精华所在,奇正相合,诡奇难测,只要安安稳稳的执行下去,无论结果怎样,对美军而言都意味着成功和胜利。

只不过霍纳中将千算万算,也未曾料到,最终的问题竟然就出在执行上,要知道参与此次军事打击行动的官兵都是经过他精心挑选的心腹,特别是“幽灵”中队所辖的四位飞行员,基本上都是他的旧部,

霍纳对他们可谓是信赖有加,特别是中队长杜勒斯中校,更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彼此之间早已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霍纳中将自认为将这个任务交给杜勒斯中校,自己便可高枕无忧的静待胜利的佳音。

去没想到,胜利的佳音尚未传来,也接收到足以暴露F—117隐形战机机队的数据链通讯信号,这让费尽心机将F—117这把穿心箭隐藏起来的霍纳中将极为震惊,以至于在最初之时,他都不敢相信这竟是真的,知道经过多方印证后,才肯接受如此令他难以置信的现实,但也正因为如此,本就脾气火爆的霍纳中将即刻暴跳起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