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五章 荀家择主(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交州是什么地方,大家都知道。盗贼横行,偏僻蛮荒的地方。刘焉一个汉室宗亲,会甘愿去交州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当官?交州远离朝廷,与朝廷相聚数千里不止,朝廷根本难以顾及,加上交趾常年有少数民族作乱。故此将原本只是一个郡的交趾提升到州的地位,朝廷派遣刺史和太守前去镇压。而刘焉若是担任交州牧,凭借刘焉其声名和能力,将交州打造成自己的私人领地。割据一方也就没什么难度了。如后来的交州刺史士燮,几代人割据交州,直到三国后期才被东吴所灭。

如此,刘焉割据一方的目的也昭然若揭了。而且,真正论起来,东汉走向衰亡,刘焉可谓是“功不可没”。

何故?

这就要追究刘焉提出的州牧制度了,原本朝廷只设有刺史、太守一职。刺史掌管政权,太守掌管军权,双方互不干涉。却又互相辖制。然而,因为当时的刺史、太守勾搭成奸,彼此联通。以致于地方民不聊生。在此情况下,刘焉提出州牧这个制度也没有问题。然而,正是因为刘焉提出的州牧制度,使得原本只是一个太守的董卓送点钱给当时的宦官,结果就当上了州牧。后来,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争斗,何进听取袁绍邀请地方诸侯入京诛杀宦官。在刘焉和袁绍的套路之下,董卓这才有机会入京并且祸乱朝廷。那么可以说,董卓有机会祸乱朝廷。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刘焉提出的这个州牧制度。

其实,刘焉当初提出这个州牧制度。也没想过当皇帝,只是想要割据一方。当个土皇帝罢了。直到后来,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因为道路不通,刘焉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郤俭已被黄巾贼马相等杀死,但是刚称帝的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内心别有图谋。

后来,刘焉更是造车仗千重,要知道,这个可是天子的出行标配,刘焉鼓捣这么一个玩意出来,岂不是说他刘焉想要当皇帝了?

那么,说到这里,问题也就出现了。

颍川荀氏对于朝廷的忠心从荀彧和荀攸便可以看出,为了制止曹操称帝的野心,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把性命都赔上了。如此一来,有称帝野心的刘焉,又岂是荀氏可以投效的势力。于是乎,刘焉自然就被荀氏给剔除了。

如此一来,也就剩下冀州和扬州两个去处。

汝南袁氏和颍川荀氏都是齐名的大家族,荀氏自然不甘其下,扬州刺史刘繇好歹也是汉室宗亲,给刘繇打下手,似乎不丢人。如果不出意外,荀氏则会前往扬州刘繇那里避祸。然而,在荀氏还没有做出决定之前,袁绍的使者就出现在荀氏众人面前,最终,使得荀氏改变了主意,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前往冀州避祸。

却说袁绍阴谋夺取冀州之后,才发现韩馥在此前已经邀请颍川荀氏来冀州做客。当时,袁绍就鸡冻了。

袁绍最好名声这一点是众人皆知,颍川荀氏可谓是闻名天下,如此家族要来冀州,袁绍岂能不尽心尽力的安排?于是,袁绍连派三个使者去路上与荀氏接洽,言语之中表现的极为恳切,并且表示愿意与荀氏友好相处,根本没有摆出一副汝南袁氏欺负落难颍川荀氏的架势。其实,袁绍就算想要以汝南袁氏的架势来领导颍川荀氏,却也做不到。

袁绍毕竟是妾生子,虽是袁氏嫡系,终归地位卑微。且汝南袁氏更多的子弟还是跟随袁术这厮,使得袁绍想要打汝南袁氏的招牌都打不出来,袁绍敢这么做,袁术肯定会跳出来啪啪的打袁绍的脸。再加上袁绍有雄心,并非是野心。正如前期的曹操一般,实力和地位还没有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自然生不出别样的心思。因此,对于颍川荀氏能够来帮助自己,袁绍当然是打心眼里欢迎。

看到袁绍如此诚恳,又不是把颍川荀氏当下人看待,而是用同级的语气对话,荀家众人自然也就觉得袁绍没那么讨厌,想想跟袁绍一起打天下,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当时的荀谌也在袁绍麾下任职,也已经走了大半的路,就快到冀州境内,他们也不想改道前往扬州,于是就继续前往冀州避祸。

而到了冀州之后,颍川荀氏便在广平县定居,荀谌返回荀家担任家主之职,辞去在袁绍麾下的职位;而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则顶替上去,给袁绍打下手。结果,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给袁绍打了一段时间的工,发现袁绍这厮还真不是什么明主。

此前对于袁绍的看法,荀家众人还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并非一定正确。正如历史上的郭嘉,去投效曹操的时候,二人畅谈一番,郭嘉然后才说“吾终得见明主”;还有刘备三顾茅庐,说刘备心诚也可,说刘备小心谨慎,想要见识诸葛亮的能力也可以。毕竟司马徽和徐庶说诸葛亮如何牛掰,只是他们二人的说法,刘备胸怀大志,并没有亲眼见识。故此,才要亲自见诸葛亮一面。等到一番畅谈之后,刘备这才认为诸葛亮确实有才能,使出他哭帝的演功,将诸葛亮给请出山。

荀彧和荀攸叔侄发现袁绍不是明主,自然起了别样的心思,要另寻明主投效。然而,荀家众人却是在广平县定居,生活已经上了轨道,自然不愿奔走劳碌,于是,便继续在广平县居住,而荀彧和荀攸二人,则投奔在兖州出名的曹操。

而荀家如今又要进行一场争辩,却是因为袁常的改革所引发。(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