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卓兰谷(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关于第二卷,一篇《龙脉传承在台湾》,供读者一阅。

“风水”从其精神上来看,代表中国人对理想生存环境的追求。数千年来的这种渴望,一直长存于中国人心中,台湾人更不例外。而所谓理想的生存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而言。“风水”对人与自然环境的看法,系秉持中国传统哲学而来,体验出万物循环变动的“天人合一”道理,也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台湾的堪舆学核心理论是在寻龙点穴,寻龙,就是寻找自然界中山脉河流最能聚气藏风的所在,也就是寻找富有生气和能量之地,追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最适当的格局,台湾人也懂得把阴阳五行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五行,作为传统生克制化及易经八卦的理论基础,来指导人们如何确定阳居和墓地茔坟的位置、座向、布局、营建等一系列的主张与方法。

台湾的堪舆界都相信,中国之龙脉源自昆仑山,由昆仑山幅射至全国各地,大体上分为北、中、南三大干龙,台湾之龙脉系由三大干龙系统之南龙而来,亦即从福建省之仙霞岭,经武夷山,而邵武、永安、漳平、龙溪,渡海峡至厦门,而金门、澎湖朋山共水而来,至玉山起顶。

台湾风水地理来自大陆之说,始见于南宋时期理学大儒朱熹。在其五十岁时(约公元1180年)到闽南讲学,在福州山顶海边,观看大陆的山脉,千里逶迤而来,其生动屈曲、起伏顿跌之形如同生龙一般,朱熹随龙脉而行,至海边目睹气脉隐隐地钻人海中,而曰:“龙渡沧海,五百年后,海外当有百万人之郡。”。若依当时朱熹预言之时间往后推算五百年,时为清朝顺治至康熙年间(公元1650年至1700年间),正值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将台湾建置为“一府二鹿三艋”之时期,朱子于五百年前之预言得到了证实。

台湾堪舆论中所谓的“二黑坤龙”及“四绿巽龙”是台湾主干龙中央山脉在台北盆地附近的两条主要龙脉,两条龙脉均源自于雪山山脉,两条龙脉分别在行龙途中结穴地,环抱台北盆地,最后止于淡水河两岸,淡水河口遥相对峙。其走向分别如下:“四绿巽龙”——分左右两支脉,右脉长而左脉短,分别由乌来坪林方向向台北盆地环抱而来。一由右脉由坪林、双溪、瑞芳、八堵、基隆而迭降,至七星山再起顶而为少祖山,经大屯山淡水河口出海,并再分脉至圆山附近尽结穴地。二由左脉则自乌来新店至木栅六张犁附近尽结穴地。

“二黑坤龙”亦分左右两脉,右脉长而左脉短。右脉由桃园县复兴乡经台北县树林、至板桥尽结穴地。左脉则由桃园绕经树林、泰山、林口、五股尽结穴地,至八里的观音山向淡水河口出海。台湾龙脉堪舆实例

明郑时期随郑氏来台的风水师或有多少高官通晓风水,史无记载,然连横先生曾云:“永历二十四年冬,沙辘番乱,右武卫刘国轩讨之,大肚番恐,窜于埔里社,逐之至北港溪,驻军于此。光绪十八年林朝栋亦驻军于此,辟草莱、开阡陌,见此碑,为刘国轩所建。朝栋见之,凯改名时贤庄,垦田百数十甲,今此碑汲于丛莽之中。”由此可知刘国轩先生至少为风水形家高手,由明郑时期台南七个小高地皆建置庙宇,莫不合乎风水学的原理。且对于荷兰据台时期合乎风水原则的建筑持续沿用,未加毁坏。

到了清朝时期由府衙、武庙、文庙等位置的设立,一一实践风水论述的原则,此可由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一位三元玄空派风水师闵光中先生,对当时台湾府城进行过分析,而收入于《台湾采访录》:“府城龙脉,自马鞍山发下,平洋二十里,直至东门进城。由卯乙入首,分枝结府学、道、府置等处(镇台置由东北傍龙而结,不在此龙内)。主龙直结红毛楼,震龙兑向,左边武庙,右边县置左右高起为砂,两界水绕聚明堂,其主龙之结,确证明矣。论其来龙行度,起则高而不昂,伏则续连不断,正合龙形之行步也。红毛楼系龙之头首,由东至西,有直奔大海之势。安平镇即龙之珠,龙头不压动则水必泛、而珠必滚,是以前人起高楼镇压者,得其法也。”由此可见清朝时期在台湾是台湾南投极负盛名的日月潭国家风景区之地名,也是因为水潭的形状,东侧圆大似日,西边狭长如月,因而称之为日月潭,其实,从高处眺望,日月潭潭岸曲折蜿蜒,四周峰峦环绕,呈现出名山大水的不凡气势;其曲折的潭貌酷似堪舆学中“九龙朝案”的绝佳地理,因此,后来许多风水师傅皆认为,日月潭从四周山峦向潭面延伸的半岛,便有九条钻进水潭的活龙,称日月潭拥有“九龙抢珠”之绝妙风水,因此潭畔有诸多与龙相关的地名,包括仑龙岭、青龙山及二龙山等等,而日月潭本身亦曾有“龙湖”之称,于是位于台21线公路要进入日月潭区的地方遂称为“九龙口”。

台湾风水传说大多与动物形体结合,例如龟穴蛇穴蛤蟆穴等,甚至是螃蟹穴也有相传。而有风水传说认为剑潭山为蛇穴,亦有一说为鼠穴。称蛇穴的传说认为,日本人不将台湾神社设于台北市圆山或是剑潭边缘,而是修建百米参道,将神社立于剑潭山顶上,此位置即是蛇穴的七之处,所谓“打蛇打七,要害也”,这表示出日本人企图以七之地镇住龙脉,藉此建立声势控制台湾。蛇穴到了现代,由于北安路隧道于蛇头开通,相对将此穴给破了。不过,最广为流传的,即是所谓“龙尾穴”,这个风水学说认为剑潭山龙脉乃是一条隐龙,这条隐龙只在平地露出头尾两端,而台北市剑潭山恰是隐龙龙尾,与台北市木栅指南宫猴山上的“龙头穴”遥遥相对。现在的圆山饭店金龙厅就是采取此风水理论,金龙厅入口的金龙喷泉,就是龙尾穴的穴眼上。金龙厅的这条金龙,也是台湾神社的遗物,原来是铜龙,设立于神社的神苑的水池上,一样成为喷水池的景观,并且幸运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躲过了美军的轰炸而保存下来,后来圆山饭店将铜龙镀金,转变成为金龙厅“百年金龙”的主角了。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当然,这些都是大致的范围,其实龙脉的具体位置是很难确定的,这是因为龙的活动范围是变动不定的,并且大多数龙脉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按照风水师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大龙脉正在西进和东出的状态中,西进方向的是黄河流域,华山地区是大龙喝水和出口处;东进方向的是长江流域,黄山地区是大龙喝水和出口处。这两个区域以后会形成中国新的大龙脉。

中国龙脉的始祖源自昆仑山。昆仑山的左边(西北边)是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阴山山脉。北边有阿尔泰山,伴它行的还有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昆仑山的右边(西北、西南边)有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山脉。昆仑山龙脉夹在上述南北山脉中间,不断向东施展辉煌灿烂的舞姿。龙的主脉落在陕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长安),然后东出中原(河南),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支,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

昆仑山到了中原以后,向东有六盘山、秦岭;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岭;加上五岳: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还有东边的黄山和台湾的玉山(海拔4000米),西南的峨眉山。这些举世闻名、举世无双的大大小小山脉--大大小小的龙脉,构成了一幅中华巨龙图,是大龙、中小龙混杂的卧龙图。因而,就有西方个别敏感的政治家,称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从政治上来讲是对的,但从风水学上来讲却不对的。因为它不是一条,而是一群大小不等的卧龙。40多年前,它们睡的迷迷糊糊,中华民族才从先进走向落后的。群龙苏醒,我们的民族必然要复兴;从落后走向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