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进行封禅之后,敖烈提笔写了两份东西,一份是传给燕京的都督令,让鲁肃带领三万普通汉军前来大漠,暂时接掌大漠的建设和一应战后事宜。不久前,负责扩建燕京的工程已经竣工,鲁肃也在忙碌之中空闲了下来,每日只是处理一些政务府的事务而已。与其让他闲着,不如把大漠交给他来管理,要知道在历史上,鲁肃是东吴的四位大都督之一,在处理江东境内山越异族的问题上,鲁肃可谓是得心应手,显然他具备并且擅长处理汉人和异族之间关系的能力,把匈奴人交给鲁肃管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还是在匈奴人几乎失去了所有青壮的情况下,有三万汉军镇守在这里,也就足够了。
另一份,是敖烈写给刘协的奏折,把征讨大漠的前后事宜,大略的讲述了一遍,并请刘协取消使匈奴校尉部这个早已名存实亡的编制,将大漠改为大汉的第十六个州。在奏折中,敖烈还推荐鲁肃出任第一任的新州州牧,至于新州将被冠以什么名字,照例,依旧由刘协来决定。
两份文书,连夜被敖烈派人快马加鞭送了出去。此次征讨大漠和塞北,前后花费的时间将近半年了,在这半年中,敖烈的精力都放在大漠上,也不知道曹操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或许他早已急不可耐了吧?说起曹操,敖烈至今还是心存矛盾的,若不是有袁绍这么一个共同的敌人,敖烈一定不会和曹操进行合作的。曹操这个人,是忠还是奸,以前看史书来了解曹操的时候,敖烈没能搞清楚,现在穿越到了三国,亲身经历了这个这个战乱的年代,和曹操近距离接触,敖烈依然没能看清楚曹操的本心。那些后世的史学家对曹操的记载,敖烈总觉得有失偏颇,毕竟谁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凭什么就能以后世人的眼光,来评判三国时期的曹操呢?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或许只有编纂三国志的陈寿,对曹操的评价,才有一定的价值。
不管怎么说,在曹操没有露出真正的野心之前,敖烈是不会把他怎么样的。而且因为地域的关系,敖烈就是想把曹操怎么样也做不到啊,两人的地盘之间,还隔着偌大一个冀州呢,那可是袁超的根据地。
接下来的几天,敖烈也没闲着,白天的时候时时不忘诸让葛亮或者徐庶,去教育一番那些匈奴俘虏,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准备接受汉化,至于那些顽固分子,则由负责看守的赵云和马超带出去另行教育,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带出去的匈奴人,再也没能回去,那就不是敖烈需要关心的事情了,不接受汉化,只有死路一条,这是毋庸置疑的。
晚上的时候,敖烈则是和诸葛亮、徐庶以及李儒一起探讨各地暗影成员送来的谍报,这些谍报有过去发生的事情,因为敖烈最近半年的重心放在了大漠,这些谍报也就积压了下来;同时也有正在发生的事情,敖烈等人可以通过暗影成员收集来的情报,分析未来事情的走向。
其中一条谍报的信息,引起了敖烈的注意。刘备竟然带着部下最后的千余人,可怜兮兮的跑到了荆州,十分看重名气的刘表在表面上大度的接纳了刘备,虽然刘备已经被革除了汉室宗亲的身份,但是刘备巧舌如簧,竟把自己被革除汉室宗亲身份的事情,莫须有的归结到了天子刘协受人蒙蔽的层次,在刘备一直费煞苦心建立起来的仁慈伪装下,竟然还真有不少人相信了刘备的话,接受了刘备这样荒谬的解释。
刘表虽然并没有全盘接受刘备的解释,但也没有将刘备拒之门外,开口闭口的称呼刘备玄德老弟,对其亲厚可见一斑。刘表还在荆州北边,划出一座县城,供刘备招兵买马,其城名为新野。看到这条谍报之后,敖烈忍不住笑了出来,历史的车轮还是把刘备送到了荆州,刘表优柔寡断却又爱慕虚名,对刘备是欲拒还迎,将刘备安排到新野,无非是想让刘备成为抵抗曹操的第一道防线罢了。新野地势狭窄,人口不多,刘备很难再次获得真正的翻身,对刘备而言,想要咸鱼翻身,只有等到数年之后,刘表撒手人寰,或许那个时候,刘备还有些机会。在此之前,敖烈只要告诉孙策,不时对荆州,尤其是新野一带,进行骚扰性的侵袭,做出警告就足够了。等解决了袁绍的事情之后,再想办法对付刘备吧。
其实不是敖烈不想彻底断绝刘备的活路,只是他是在舍不得关羽、张飞两人而已,先前通过各种努力,敖烈已经和二人之间建立起了不错的感情,敖烈不希望自己的努力化为乌有,最后和二人刀枪相对。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半个月之后,刘协的诏书下达到了狼居胥山,正式取消使匈奴校尉部,改称通州,意寓大汉的疆土,四通八达,纵横天下。并且将通州划归敖烈的治下,并入敖烈的大都督管辖,还同意了敖烈推荐的人选,由鲁肃担任第一任的通州牧。
与以往不同,这次刘协没有附上私信,而是在诏书中光明正大的询问敖烈:朕欲封皇兄为燕王,未知皇兄意下如何?通常,在天子诏书中,是不会出现疑问句的,因为天子的旨意高于一切,没有人可以质疑天子的旨意。从这一点上,足以显示出刘协对敖烈的信赖和尊敬。
另外一点,刘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侧面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暗示敖烈,如果敖烈的实力足够强大了,刘协就会下达册封的诏书,如果敖烈自认为还不足以与天下诸侯相抗衡,刘协就会暂停封赐。封王的诏书下与不下,全在敖烈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