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公公来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胡公公为大伙求情的事。谁也不能说肯定就能成,但办洲主总比没希望的好。李公公,你也别急着就要赶大伙走,这事临到谁身上都不好受,敢情你老不用出宫,就这么着埋汰大伙吗?”

姓李的少监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一个不阴不阳,听起来很是尖利的声音响起。转睛看去,说话的却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太监,人长的是又黑又瘦,好似皮包骨头般。身上的衣服也像是有年头没洗过一般。皱巴巴的。但与刚才那声让人听起来有些别扭的声音不同的是,声音的主人看上去显得十分憨厚老实。就像是一个非常纯朴的老农,让人有说不出的亲近和信任。

李少监单名一个全字,虽然只是神官监这种冷水衙门的少监,但人家也是有职司的太监,寻常太监宫女哪敢这样跟他说话。不过这说话的中年太监却是他熟得不能再熟的。听他如此与自己说话,李全心中只是有些不快,却也没由此而斥责他。只是冷哼一声道:“嘿,我说刘谨。你是成心与咱家过不去还是怎么着。”

被唤作刘谨的中年太监听了李少监这话,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而是往前走了一步:“你老是公公。小的什么都不是,还要马上被撵出宫。哪敢跟你过不去啊?”

话听着恭顺得很,一口一个你老的。但周围人都看得出来,刘谨对李全一点也没有尊敬的意思。

刘谨是什么德性,李全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见多不怪,对他这种阴阳态度也不生气,沉声道:“得,咱家也不跟你废话,再过半柱香时间,若是还无新的旨意过来,你们可就怪不得咱家了。抗旨不遵可是死罪,咱家可不想为了你们把自己这条老命给交待了。”

之所以不想与刘谨计较,只因为李全太了解刘谨了。当年二人可是一起进的宫,只不过二十年后,一个是听差打杂,一个却成了少监。相互之间这身份和地位可就悬殊得厉害了。

说来刘谨这人也称得上是宫中的异数,进宫二十年,无论是年纪还是资历,都应该升上监承或少监了。同期的李全就是升得少监。可他倒好,直到现在还跟网入宫时一样。只是一个听差打杂的身份。与同期入宫的那些最低也混到了监承的太监相比,他的太监仕途那是相当的不顺,甚至不顺都谈不上,可以说是失败得很彻底。

刘谨官运不顺的原因,与他的为人有关。同大多数进宫的太监个个都显得胆小慎微相比,他的为人就泼皮得很了,胆大包天,有那种舍得一身肉,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拼命精神,在紫荆城数千太监当中显的很是扎眼。所以相处的太监们都不愿意与其打交道,人情相处如此。这差事做着更是如此,没什么衙门的职司太监愿意用个泼皮做手下的。所以刘谨就不待人见了,混了二十年还是一小听差而已。

虽然他之前也有过自我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岂是说变就能变得了的,往往几日一过,他那泼皮似的本性就要流露出来。如此一来,更没人愿意用他。

说其幸运也好,说其被人遗忘也好,他这个泼皮太监官是没得当,但却也主,人赶他走,所以这么多年来。刘谨与大多数人一样,在紫荆城中也活得甚是自在。若不是这次李放省给宪宗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怕他还在宫中继续当他的小听差,一点也不担心自己今后为如何如何。现在成了马上就要被清扫出宫的一员,刘谨这才有些慌起来,见李全急着要众人走,当然要出言奚落一番,好舒解一下心头闷气。也就是李全能让他如此说话,换作是别的公公,怕刘谨话还没说话,两边的侍卫就能把他当场给脱了裤子暴打一顿了。 李全当年是跟刘谨一同入宫的,有这种香火之情在。自然不会拿他怎么办,再说他也知道刘谨的为人是那种惹人厌的类型,你越跟他计较他就越来劲,到了你就越受气。想到马上刘谨就要出宫了,李全便也不想跟这就要滚蛋的人说什么。他只想尽快把差事办完,好回司礼监复命,人走也好,不走也好,都不干他的事。身为下者,只要听令就好,宫中的规矩可不是摆设,若是延误了皇上的大事,可不是单单吃顿板子就能过去的。

刘蒋见李全不再答理自己,好像失了对手般很是无劲,再想到出宫之后将来自己如何个活法也让他头疼,便也没什么心情再去刺李全。和他扳什么话头了。背着他那个装着一堆破烂衣服的包袱在人群窜爪甲唉,看样子是想听听其他人出宫!后都有什么打算,姐鼎州”的话。不管相熟还是不相熟,怎么也要求人家算上自己一份,实在不行,大不了跪下给他磕几个响头就是。

那边刘谨在人群中东跑跑西逛逛的。这边有百十号人正在愁眉苦脸的看着东华门内,而且大多都是些无职无司的太监和宫女,永寿宫的太监张诚等人也在其中。

与另一部分已经对此事不抱任何希望,正筹措出宫之后做什么的太监宫女们相比,他们对皇宫的依赖远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因为他们都是从小被送进宫,而且现在年纪也都不大,自然不会有胡义那种暴户般的好运气。身上积蓄的银子更是少得可怜,不是每个衙门里的人都如胡义的司设监一样,有钱大家分的。恐怕他们中有些人身上连块碎银子都没有,只有几个铜子而已。出宫之后也仅够在地摊边买碗混沌吃吃吧。

从来没有出过宫,再加上又没积蓄,这百十多号人便是东华门外人群中最希要胡义能够成功劝说皇帝的人,因为只有那样,他们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来了,来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