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推进到九州(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随着户木孝允的死以及太平军无敌舰队对日海军的合围,日海军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他们只能是苟延残喘了,而且,这种喘也喘不了多久了。

经过准备,太平军无敌舰队便对日海军发动了最后一战。

不过,日海军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却并没有任何服软的意思,他们的抵抗是十分之顽强,无敌舰队几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日本海军消灭干净。

而无敌舰队也在这一场惨烈的大战中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几乎一半的护卫舰都受损严重,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而另一半则永远不可能再战了,它们已长眠在这大海之中了。

而炮舰的损失也不惶多让,一战下来,只有六艘炮舰还可以再战,其它的不是被击沉,就是受损严重,已无任何战斗力可言了。

不过,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运输舰队基本保存完整,所受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不过,这却是用炮舰与护卫舰的巨大牺牲换来的。

当然喽,只要运输舰完好,那有一定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因为,运输舰上可是载着此次进攻日本本土的主力,太平军精锐的第十军团,也就是被称为国之利器的火器军团,如果没有了他们,用什么人来攻战日本的土地。

所以,总体来看,太平军这一仗打的不错。

而在此之后。黄旭在海战结束的地方,亲自主持了一个简短的仪式,目的是为了悼念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鸣枪一百响。鸣炮一百响,向逝者致敬,告慰他们的英灵。

一丝淡淡的哀伤弥漫在大海上。

而仪式过后,黄旭命人简单地将战场收拾了一下之后,便命令大军继续向九州岛出发。

太平军准备在九州登陆,从而征服日本。

而太平军与日海军决战的地方本来就离九州不远,所以。没过多久,他们就无限接近了九州。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形式并确认了登陆的地点之后,太平军的运输舰便在六艘炮舰的掩护下加速朝九州的登陆地点进发。

与想象中的一样,太平军的舰队在接近选定的登陆地点之后,便遭到了日军事先布置的岸炮的猛烈攻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太平军幸存的六艘炮舰全都是巨炮舰,它们强大的火力不是日军的岸炮可以比得上的,所以,这些巨炮舰一发威,片刻之间便将日军的火力给压制了下去,从而很好地掩护第十军团登陆。

而第十军团也真是不负他们国之利器的称号,他们凭借自身强大的战力。有步骤地在登陆点建立阵地,然后再通过他们自身携带的火器结合射程巨大的巨炮舰对日本火力进行压制,然后不断地扩大滩头阵地。再然后,仍是火力压制,又是扩大滩头阵地。

而随着登上九州岛的第十军团的将士越来越多,太平军也基本上控制了这片战场上的形势,在强大火力的支援下,第十军团朝日军的阻击阵地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强大攻击。

日本人虽然仍象以往一般顽强。但是,他们这次面对的不是第六。七,八军团,而是用全副现代化武器装备出来的第十军团,而且,这些日本兵也不是以前侵略朝鲜时的那些日本兵油,而是一些嘴上都没长毛的新兵蛋子,此消彼长之下,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第十军团便攻站了日军的阵地,并且将日本守军斩杀干净。

太平军也想留活口,但这些日本人不干呀,他们自己想寻死,所以,那也怪不了别人,太平军也只能成全他们了。

而太平军在攻站日军的阵地之后,一刻不停地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太平军海军在协助第十军团完成登陆任务之后,便暂时驻泊在九州港,等待黄旭的进一步命令。

对太平军来说,形势不错。

接着,黄旭命骆秉章任海军留守,负责海军的一应大小事务,并听侯进一步指示,他自己则带领李鸿章等人登岸,随第十军团进攻日本。

他们上岸之后,就有小校来报,第十军团的前部先锋已经推进到了长崎城下。

黄旭对此一点都没感到惊讶,这很正常,第十军团的实力摆在那儿。

于是,李秀成等人就请示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既然都兵临城下了,那还等什么呢,直接攻城就是了,于是,黄旭将这事交给李秀成这个军团长去处理,让他指挥攻城。

前面也有过介绍,这长崎城虽然地方不大,但是,民风甚是剽悍,动不动就在砍呀,杀呀,什么的,平时并没将什么人放在眼里,而太平军的到来却让他们如临大敌。

这些长崎人虽然有些目空一切,但是,他们可还没有傻到认为,以他们目前的力量可以抗衡强大的太平军。

所以,长崎的守军以及当地的百姓在稍作抵抗之后,便放弃了长崎城。

不过,他们放弃的方式有点奇怪,那就是一把火将整个长崎都烧了,使长崎变了一块不毛之地。

坚壁清野,焦火对抗。

这日本人也真够狠的。

他们也许已经估道,太平军远征而来,所带给养应该不多,利求速战,而且,太平军刚刚与日本海军在海上发生过一战恶战,大军的情况肯定更是不甚理想,所以,日本人就想着给太平军来一个空无一物招待他们,让他们没得吃,没得穿,没得住,到最后,太平军顶不住了,自然而然地就退军了。

这计,真毒,不用说,一定是伊藤博文这狠人想出来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