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东方不惑赶到他的第一团的时候,第一团已经基本上锁定了日军的藏匿之所,正做着进攻前的准备.
他们打算就此一举铲平这些似老鼠一般的日军.
而就在第一团准备向日军发起进攻的时候,第七军团负责朝其它方向搜索的各个团也纷纷来报,他们也已经锁定了日军,也准备对日军发起进攻.
好消息,真是好消息,真是太好了,当东方不惑听到了这些好消息之后,不仅心里面乐开了花,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他这第七军团自打与这部分日军残余交手以来,就被这小鬼子折腾得够呛,对东方不惑与他的第七军团来说,那绝对是窝了一肚子的火,而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向这些令人讨厌之极的日本人讨回一点利息了,那岂能不高兴.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东方不惑对此是深信不疑.
而随着第七军团各部攻击部署的完成,清剿日军残余的战斗便随之展开.
第七军团是整一个军团,而日军却是主力撤走后的一些残余,所以,第七军团没费多大劲,战斗就结束了,而最后的结果也是明摆着的,太平军胜,日军被荡平.
而第七军团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从现场的珠丝马迹之中找到了一些线索,而这些证据可以证明,这部分日军残余是属于高杉晋作所统率的大军一部.
按照这个逻辑,指挥这些日军残余的日军指挥官不是高杉晋作,就应该是户木孝允,而对东方不惑来说,户木孝允可以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如果这次率军与其作战的真是户木孝允的话,东方不惑可以保证,他将再虐户木孝允一次.
可是,这日军指挥官最后被证明不是东方不惑心目中所期望的对手户木孝允,而是高杉晋作.
而在证实那日军指挥官是高杉晋作之后,东方不惑不免有点小失望,但很快,他便释然了,因为,能碰上高杉晋作也不错,那总比没碰上人要强,好歹他是堵上了一个,再怎么说,高杉晋作也是日军的一路统帅,论地位,还在户木孝允之上,碰上他,东方不惑也该满足了.
那么,东方不惑怎么就碰到高杉晋作的呢?
原来,高杉晋作一直就藏身于与第七军团的第一团对战的那一部日军当中,起初,第一团中没有人知道这断了一只手的人就是日军三大统帅之一的高杉晋作,以为他就是一个老残废,如果不是因为他身上的那一身将军服,第一团可能老早就将他扔到沟里喂鱼去了.
不过,这事有凑巧,就在第一团拿住高杉晋作不久,东方不惑听说活捉了个将军,便赶来看看这王八是谁,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王八竟然是陈年的老王八,嘿,算是逮到了一个稍微有点作用的.
其实,东方不惑第一眼见到被捉住的高杉晋作的时候,他还真没认出来,只是觉得这人面有点熟悉,好象是在哪里见过,但怎么都想不起来,后来,他使劲地想了想,这才想起来,原来这半死不活的家伙就是日军的一路统帅,高杉晋作.
那时的高杉晋作躺在一副担架上面,象一条死鱼般晕睡不醒,第一团捉住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晕过去了.这家伙本来受伤就不轻,后又指挥日军与第七军团交战了这么久,能留下这条命已经是不错了.
而说起来还有点可笑,如果不是因为高杉晋作穿的是将军服,可能太平军也不会这么容易将他留下来,还真说不定已经将其丢去喂鱼了也说不定,但是,这高杉晋作咋就不穿点其它低调一点的衣服呢,偏偏要弄得这么高调,活该被捉.
原来,这还要从日本人的一些习惯说起,这日本人将身份看得很重,每一位日军的军官,不管是走到哪里,他们都喜欢身穿代表军中地位的军服,特别是象高杉晋作这一类日军中的高层军官,更是将这事看得很重,他是宁死也不会脱下自己身上的那身将军服的.
而恰恰也正是这一身将军服让高杉晋作成了太平军的阶下之囚.
当然。高杉晋作既然已经在这,那有些事就能说的明白了.
高杉晋作是奉伊藤博文之命负责断后之事的,他在日军主力撤退之后,便率领第九师团大约一万人左右的留守大军在开城与太平军开始周旋.
而高杉晋作是在与伊藤博文进行过一场面对面的单独谈话之后,这才决定留下来断后的,其实,在此之前,他没想过要断后,也没料道伊藤博文会让他断后,因为,让一个残疾人断后,那就等于是让他去送死,而高杉晋作还没想过死,虽然他断了一只手,但他还有另外一只手,除了那只断手之外,他的其它一切都还在,他还想着要养好身体,再找太平军报仇.
虽知,伊藤博文的一番话却将他心中所存的全部打算都消灭干净了,伊藤博文当前他的面,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提出来,要让他来断后.
高杉晋作在听了伊藤博文的决定之后,心里是很不舒服的,他当时并没有马上答应伊藤博文,甚至心中对伊藤博文还有一丝怨气,他觉得。这种事,挑谁不好,为什么偏偏要挑他,他实在想不通.
其实,在口头上,伊藤博文并没有勉强他,只是请他好好考虑一下,然后,又将现在他们所面临的形势向他仔细地分析了一遍,最后,又是语带诚恳地说,无论他做什么样的决定,伊藤博文都不会怪他。
伊藤博文采取的完全就是感情攻势。真可谓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顺带还挑明了军人的集体荣誉感。他是太了解高杉晋作这些军人的心思了。
试想,伊藤博文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由不得高杉晋作不同意,这正是伊藤博文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