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七页。
这一条戒是「不为助伴戒」,它的大意是说:有情众生有一些所应成办的事情,比如说他身体上真的有病要去看病、他要去办事、或者他要去成办一个法会、成办一个福业等等,这个人可能是个初学者,身心怯弱,他真的需要别人的帮助、在旁边从旁助伴,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菩萨他有能力堪可这件事情,你有足够的能力,你的现前对他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大的资助,菩萨在这种因缘之下放弃了有情不为助伴,这就犯到了同事摄的戒,也损害了我们曾经在佛前所发的大悲心,这条戒的大意是这样子。
辛二、无违犯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开缘情况有十二种:第一个「若有疹疾」,菩萨本身有重大的疾病现前,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若无气力」,这个菩萨本身身体虚弱,也就没办法作助伴了。
「若了知彼自能成办」,就是对方有足够的能力去成办这个事情,不管是他外表的才华、不管是他的心力都特别的足够,也就是说他本身是一个老参,不必旁边的陪伴就能够把这个事完成。
「若知求者自有依怙」,来求助伴的人本身有他依止的善知识来摄受他,这个人他有他的善知识,我们今天如果介入,可能不但不是助伴,反而变成一种没有必要的干扰,因为这个众生说是因缘所生法各有各的因缘,所以这种情况他自有依怙,我们就不应该去涉入。
「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这个有情他所要成办的事业,对这个有情的生命会引生种种的非义,非义就是他内心会因为造作这件事而产生颠倒,没有意义;第二个引生非法,不但是颠倒,还会造很多罪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这条戒我们要注意,摄众生戒摄受众生当然第一个是助伴,但是摄受众生的目的是要引导众生修诸善根,大乘佛法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佛法为什么开方便门呢?只有一个目的──引导他悟入真实相。如果这样的助伴不能引导他悟入真实的道理,你这个方便门就开错了,就变成随便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如果引生生命当中非义非法的,会让他产生邪见、产生罪业的,我们一定要拒绝为他作助伴,所有的慈悲一定要经过智慧的观照。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我们不为他助伴,实在是他有一些过失,我们暂时不为他助伴,对他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让他知道你做错了某种事情。
「若先许余为作助伴」,我们已经答应别人了,刚好这个时间冲突,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空间跟时间,我们应该尊重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你先答应别人。
「若转请他有力者助」,你自己实在没有能力,但是你转请有能力的人来帮助他,起码你内心已经尽力了。
「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你对于善品,这个善品你正在修习佛法的闻思修,或者听闻、或者在思惟、或者在如理的修学,你不想让这样一种内心善品的功德,因为你的助伴而停止了,你要成办一个殊胜的内心功德。
「若性愚钝」,你这个人的根性特别的愚钝,而且心思散乱,不但愚钝、心思散乱,你对于你自己所修学的法门很难领受,也很难忆持不忘,也很难通达无碍,换句话说,你自己也是初学者,说实在是自身难保,所以不适合有太多的外缘。
「若为将护多有情意」,就是说你用智慧的观察,如果你为这个有情作助伴,会引起众多有情的嫌恨,为了要保护众多有情的嫌恨跟信心善根,我们应该要作取舍。
「若护僧制」,这样的一种事情是僧团所不允许的,僧团制度所不允许的,我们应该尊重僧团制度。以上的因缘,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助伴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有情要成办一些如法的事情,第二个是菩萨有能力做得到,我们应该作助伴。助伴戒在整个摄受众生是排第一条戒,也就是它的重要性,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前几年读一篇《读者文摘》,它里面讲一件事:在美国有一个妇女,这个妇女生了一个独生子,独生子去从军,打越战就阵亡,阵亡以后,美国把他的尸体送到家里面来。这个妇女是天主教徒,她就请牧师过来,牧师到她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个牧师在她家客厅里面一句话都没有说,就陪着她看着她儿子的相片掉眼泪,就做这件事情。
事情过后,这个妇女讲出她的感受:这个牧师虽然没有讲话,但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陪着我掉眼泪,这件事对我非常重要。就是说我们今天对有情助伴,重点不在你做什么,而是他这个时候最需要别人在旁边给他一些精神的鼓励,可能他刚开始学习佛法,他要去参加五戒、菩萨戒,或者他要去做一个善法,这个时候你在他旁边,你可能什么话都没讲,但是你对他已经是意义重大。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从另外一个思考来看这件事情,比如说我们今天归依佛陀,佛有三身:从自受用的角度,佛陀是法身跟报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佛陀安住在祂的大般涅槃,当然这个是最殊胜的功德,但是我们凡夫没办法,我们凡夫这个心、这个见闻觉知不能在无相的这种功德安住,不可以,我们的心一定要在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有相的境界活动。
比如说我们今天直接归依清净法身有困难,肯定有困难,所以我们真正受益的是二千五百年之前在印度受生、示现八相成道的应化身,虽然这个应化身是一个丈六的老比丘相,它比不上报身的无量功德无量相好,但问题是我们真正是因为应化身而度化的,我们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示现了生老病死,陪着我们流转,在流转当中从皇宫里面出家、成道、说法、转法 轮、入涅槃,是不是?
我们真正受益的是千百亿应化身的释迦牟尼佛,而不是卢舍那佛、也不是清净法身佛,我们是透过应化身才知道有法身、报身这回事,是不是这回事!
所以我们今天自己的受益是如此,众生的得度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如果能够适当的为他作助伴,他对你就会生起欢喜心,你以后跟他开演佛法的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他以后能够悟入诸法实相,刚开始的起点就是你为他作助伴结下一个善缘。
所以佛陀整个摄众生戒第一条戒就是助伴戒,因为牵涉到他未来的得度与否。如果今天我们佛弟子不去助伴,一贯道、基督教去助伴他,他肯定信基督教、信一贯道去了,这个道理就是如此。所以摄受众生刚开始不是一个很深的道理,也不需要很大的功德,关键点就是你有一个想要陪他成长的心情,这样的心情对他是真实的受益,也为他以后得度种下一个殊胜的因缘。
庚二、不往看病戒
辛一、于有病者
壬一、有违犯
癸一、染违犯
这条戒是说菩萨看到众生有重大的疾病,不往照顾就犯到这条戒了。这条戒有两科,先看辛一、于有病者,这当中又分两科,壬一、有违犯,先看第一科的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见诸有情,见包括见闻觉知,你亲眼见到、或者你听别人说起、或者你有其它的因缘去觉知这件事,总之你见闻觉知一个你所认识的有情,这个有情是你认识的、跟你熟悉的有情,这个有情他「遭重疾病」,这不是一般的病,他有一些特别严重的疾病出现。
菩萨怀着嫌恨心、怀着恚恼心,可能你看不起对方,有嫌弃的心情;或者你跟这个众生过去有一些恶的因缘出现,你对他一直不能够忘怀,还有瞋恼之心。
你就不往供事,供是指一种资具的供养,或者财物、或者生活所需的供养;事指的是身体的侍奉,来满足他生命的需要。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因为违背你的大悲心的缘故。
癸二、非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
我们今天不往供事,不是嫌恨心或者是瞋恼心,实在是事物繁忙,一时的懒惰懈怠,这样子是犯轻的突吉罗罪,就是有过失,但是这个过失的当中并没有污染烦恼的活动,对菩提心的伤害是比较轻微的。
壬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
开缘的情况有十种:第一个「若自有病」,说你不去照顾他,实在是你身体有病。「若无气力」,就是你的身体虚弱。「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你实在没有这种能力去看他,但是你转请有能力者,这个人有照顾病人的能力,前往去作一些资具的供养、或者作一些身体的侍奉,希望因为这样而减轻他的病痛。
「若知病者自有依怙」,有依有怙,这个病痛的人已经有人照顾了,而且已经有人去供养他种种生活的资具,衣食无缺,所以他也就没有什么欠缺了。
「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他有能力照顾自己,换句话说,他病得不是很重,还不太须要亲自去照顾的情况。
「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这个人他得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他得了慢性病五年十年,他自己都习惯了,堪自支持,他自己对这样的病已经养成 习惯了,这个病对他已经不能产生很大的干扰。
「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菩萨为了要去勤修这种殊胜的善品,佛法讲殊胜的善品都是讲智慧,就是你刚好在听闻、或者在思惟一个法义,在培养你内心的观照力跟调伏力,你内心当中正在栽培一个影响你生命重大的一个功德,你不想间断。
「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断」。前面是偏重在闻慧,一种解门的闻慧,闻思智慧;这个地方指的是一个行门的加行,你刚好在从事一个拜忏、或者打佛七的行门加行,你不想让它间断。
「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就是说你自己的智慧愚痴、心思粗重,你对于你自己所闻的法义都很难去领纳、很难去忆持,也很难去通达。
就是一个初学者,如果自己的外缘太多,经常去看病会障碍自己的道业,这种情况就是开缘。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佛陀的意思,刚开始偏重在断恶修善,先以断恶修善的自利为基础,才能考虑利他的。
「若先许余为作供事」,你已经答应别人来作供事了,这个时间刚好冲突,拨不出时间出来。
辛二、例有苦者
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正如前面的色身有病,这个地方是指内心有苦,他身体很健康,但是他内心遇到一些苦恼的障碍,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他对这个不如意的事情产生坚固的执着,这个事情就障碍在那个地方,他通不过去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作一些助伴去开导安慰,来拔除他的痛苦,当知亦尔,跟前面有病的情况、犯不犯乃至开缘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
摄众生戒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是他的身体健康的时候,他要做一些善法,我们菩萨站在一种随喜鼓励的角度,应该为他作种种的资助;第二个是他身体有病、或者内心有苦恼的情况出现,菩萨这个时候该你出现的时候要出现,来作种种的助伴,鼓励安慰。
前面一条戒的助伴戒是不通于声闻戒法,就是他修善,在声闻戒里面不强调你要去作助伴;但是病苦现前的时候,这一条戒通声闻戒。
你看佛陀有一次在僧团当中,有大富长者要修福报,请大众师去供养,佛陀这个时候没有参加,大众师去供养以后,佛陀去巡视僧团的寮房,就看到一个有病痛的比丘都没人照顾,身体又脏又乱、衣服也没补,佛陀为他洗涤身体、为他缝制衣服,等大众师回来以后,佛陀就种种的诃责,就制定说:以后在僧团当中,只要比丘、比丘尼有病,如果有人发心是最好,如果没有发心的情况应该要僧差,次第的差僧来照顾这个病苦的比丘、比丘尼。
我一路想,一个出家人也是难得,他把他的生命献给三宝,他也就没有眷属来照顾他,这个时候我们僧团的执事就是要负起责任,给他一些温暖。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他的心力强,你给他助不助伴,影响不大的;但是一个人身体病痛的时候,他需要别人的关怀。所以「我也不是医生」,没有错,但是就算你去照顾他、你去看顾他,对他实质帮助不大,但是你在旁边的陪伴,你给他一些佛法的鼓励、精神上的安慰,对他是意义重大,意义重大。
他可能就是一个关键,他可能这个时候甚至于要退失三宝的信心,因为你的出现,他这个障碍通过去了。所以出家人也应该要互相帮助,正如佛陀说的,如果有人发心最好,没有人发心的话僧差,把他当做一个僧团的事情来处理,他不是个人的问题了,这是僧团的责任。
所以在《梵网经》当中讲到八种福田,说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八种法能够引生广大的福田:
第一个是佛,佛陀有说法之恩,我们今天能够明白道理,是因为佛陀的出世说法;
第二个是圣人,三乘的圣人都有使令佛法相续延持的作用,圣人有住持正法的功德;
第三个是和尚,就是你的剃度、或者受戒的本师;
第四个是阿阇梨,阿阇梨就是教授师,教授你戒法、或者是教法的教授师;
第五个是僧,僧宝,僧宝的住世就使令正法住世,佛法二宝赖僧弘传。前面五个是属于敬田,我们所恭敬的,敬田我们去造作引生广大的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