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恨古人不见吾狂耳(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对于当时的辛弃疾来说,人数,亦或者是其他的条件,都对于他没有任何的意义。”

“他就是要去做,所以他去做了。所以他成功了。”

“这是个让人窒息,且不敢相信的事情,他率领五十骑勇士,夜闯足足五万兵马的金兵大营,在毫发无伤的情况下,将叛徒张安国生擒,随后不远千里,将张安国押送回了南宋朝廷,交给皇帝发落。

这是传奇小说里面都不敢去写的桥段,但是却真正发生在了历史当中,不容任何人辩驳。

果然,其实现实比小说更加扯淡,因为至少现实是不需要任何逻辑的。

懦夫在未死之前,已经死了很多次,而勇士一生只死一次。

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一位勇士。

于是二十三岁的辛弃疾,将张安国押送回南宋朝廷。

举国为之鼓舞,人们争相前来拜访这位,仅仅只率领数十骑兵深入敌境,生擒叛徒的.......南归人。

当时的南宋百姓,依旧还记着曾经岳飞所做的一切。

当他们看到辛弃疾的出现,是无比欣喜的,他们都觉得这是上天格外的开恩,才为大宋降下了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将!

无数人都觉得,他很快就能够官拜大将,上阵杀敌,恢复中原,甚至能够完成当年岳飞,岳武穆都未曾完成的伟大壮举!但辛弃疾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

他做出了这样令人不敢相信的伟大的事情,等待着他的,却不是实现他理想的广阔的天地,与之相反是消磨他斗志的漫漫长夜。

他写了很多的奏疏,核心都是想要收复故土,但却都石沉大海。

最后他得到的不是北伐的命令,而是调他去往后方,去当一个地方的父母官。

于是他去了滁州,干的相当的不错。

顺便还在写着有关于北伐的奏疏。

而尽管民间对于他的奏折广为好评,当时的朝廷,却无比的冷淡。

滁州干的不错,那行吧,去下一个地方。

去江西吧。

于是辛弃疾启程,前往江西。辛弃疾在路过江西万安之时,在赣江河畔,听到了鹧鸪的叫声。

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何等的感时伤怀?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抬头北望沦陷的故都汴京开封,可惜啊,无数的山峦却把我的视线所遮挡。

他们真的挡了吗?

挡不住的。

挡不住的不是眼光,是他的梦想。

但他的梦想没有实现,他去江西,是去剿匪的。三个月平定匪患,也做的相当的不错。

随后调到湖南,他终于有了机会建立了一支属于他的军队,步卒两千,马军五百的飞虎营,人数不多,但辛弃疾将其看做了是日后北伐的种子。

因此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事实证明,他的练兵手段也很不错,飞虎营雄镇一方,乃是江上诸军之冠。

但遗憾的是,组建不过一年,飞虎营便遭到了解散。

言官弹劾辛弃疾练兵花费巨大,用钱如泥沙,而辛弃疾据理力争,却于事无补。

因为宋朝的皇帝,并不想北伐,所以这样一支军队的存在,在南宋皇帝眼中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