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朱熹(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当时朱熹在浙东救灾已经三个月了,洪水已经逐渐退去,按说三个月过去灾后的情况也应该逐渐好转,可实际上整个浙东地区依然是哀鸿遍野,饥馑相望。

经过详细调查,朱熹发现所辖州县有不少一把手长官贪污赈灾粮赈灾款,而这其中又以台州知府唐仲友最为严重,当时的台州受灾严重,但当地官府不仅没有任何赈灾动作,反而在灾情严重期间加大征税力度,把老百姓往死里盘剥。

朱熹气得火冒三丈,立即上疏弹劾唐仲友,详细列举了唐仲友二十四条罪名,前二十三条都与经济犯罪有关,只有最后一条,私占营妓。

经济犯罪大家都好理解,这个私占营妓算是什么罪呢?

前一阵子热播电视剧《梦华录》里,刘亦菲就曾是个营妓,宋朝的营妓并非妓女,而是在军中专门负责载歌载舞鼓舞士气的“军乐团”,虽说是卖艺不卖身,但毕竟终日随军没什么人身自由,生活还是很悲惨,很多营妓一生梦想就是“落籍”-把自己的军队户口变更成当地普通户口。

《梦华录》里刘亦菲千方百计想给自己小姐妹落籍,也是这个道理,当营妓太苦。

营妓一部分来源都是被抄家的官员家中女眷,还有一部分是社会上穷苦百姓家吃不上饭投身营妓,生活虽苦,但那也是军队编制,有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为了给营妓落籍留一个口子,也为了给军队创收,朝廷规定,凡营妓落籍的得按照服役年限支付相应的落籍费用。

唐仲友私占了十几个营妓,还通过关系一毛钱不花帮她们全部落了籍。营妓们是感谢唐大人的知遇之恩了,可国家军队的财产就这么无故流失了。

朱熹弹劾唐仲友趁火打劫发国难财中饱私囊,奏疏报上去,朝廷里却没什么大动静,因为当朝首相王淮跟唐仲友是婺州老乡,还是姻亲,为了保护自己人,把朱熹的奏疏给压了下来。

朱熹在为民请命这方面与范仲淹包拯这种文官楷模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王淮能压得下来一封奏疏,他压不住一百封一千封奏疏,于是朱熹接连不断的上疏,不信朝廷无动于衷。

王淮不是秦桧,不敢专权,朱熹奏疏越来越多,王淮只得向孝宗汇报,不过王淮很精,挑了一封控诉内容最少的汇报给孝宗,然后解释道朱熹唐仲友两人学术主张不同,朱熹的上疏都是秀才争闲气。

既然是秀才争闲气,那就没什么原则性问题,孝宗定了调子:人民内部矛盾,委托王淮自行处理。

唐仲友干的那些烂事儿王淮一清二楚,想要保住他就必须把人调走,再在朱熹的浙东地区干下去非得让朱熹把他干掉不可,于是在王淮的运作下,唐仲友被调任为江西提刑。

弹劾对方不成,对方还被调任邻近地区担任提刑,不降反升,朱熹气坏了,继续弹劾唐仲友,面对朱熹的穷追猛打,王淮实在是没辙了,再这么下去纸里包不住火,自己也要被裹进去吃不了兜着走,不能再保唐仲友了,安排免去了唐仲友江西提刑的官职。

唐仲友滚蛋了,可你朱熹一直给添堵,让堂堂宰相有何颜面,鉴于朱熹为官清廉抓不住把柄,王淮想了个门儿:把朱熹调任江西担任提刑。

还记得欧阳修为什么要弹劾包拯吗?因为御史中丞包拯先弹劾三司使张方平违规买房,然后张方平被罢官,仁宗让包拯去做了三司使,欧阳修就弹劾包拯道德有瑕疵:弹劾别人为了自己当官。

楷模包拯当年的反应是直接请辞,朱熹也一样,官可以不做,绝不受你这窝囊气。

辞官后的朱熹回到之前曾经办学的武夷山,继续他教书育人的事业了,这场斗争最终以宰相王淮的胜利而告终。然而回到武夷山的朱熹却想不到,当初自己弹劾唐仲友私占的营妓中,有一名叫做严蕊的女子,即将被人利用以抹黑自己。

朱熹一生被人抹黑的三大污点,其中有一个是拷打歌女严蕊。民间的故事是这样讲的:

南宋淳熙十年,在武夷山寒泉精舍教书的朱熹突然有一天碰上了一名女弟子前来拜师,女子自称名叫莫问奴,因为仰慕先生大名特来求学。

朱熹百般推辞,称男女授受不亲不方便为女子讲课,却不想被莫问奴将了一军,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先生这是要对求学心切的小女子区别对待吗?

莫问奴一句话把朱熹给噎住了,你男女再授受不亲也打不过孔子有教无类吧,无奈之下只好收下莫问奴为徒,与其他弟子一同受教。莫问奴白天读书学习,晚上给朱熹点灯侍读照顾朱熹,当时朱熹夫人已经过世,时间长了二人渐生情愫,便结为夫妻。

莫问奴嫁给了师父本是喜事一桩,可没过多久有学生认出了莫问奴,说你不就是早先自焚殉夫的胡丽娘吗?你怎么又变成莫问奴来嫁给师父了?

莫问奴一看被认出,只好承认自己身世,自己原本是江南歌女严蕊的女儿,严蕊当年因为与唐仲友相好,朱熹查办唐仲友不成便严刑拷打严蕊,想从严蕊口中得知唐仲友的犯罪事实,然而严蕊宁死不屈守口如瓶,最终被无罪释放。

获释后的严蕊离开了台州嫁了人,生下一名女儿取名胡丽娘,女儿长大后许了婆家,然而还没等嫁过去丈夫就死了,婆家骗胡丽娘丈夫没死,不成想到了之后才知道丈夫已经死了,胡丽娘本人也被关了起来给丈夫守活寡。

母亲年轻时的悲惨遭遇加上自己的悲惨遭遇,让胡丽娘对曾经拷打母亲的朱熹充满了愤恨,终于一天一把大火烧了婆家,自己跑出来隐姓埋名接近朱熹,想要报仇,再次没想到相处的时间久了爱上了朱熹,竟然与仇人结为夫妇。

胡丽娘这边被朱熹弟子拆穿,那边也已经被婆家人知道了下落,于是婆家人蜂拥而至要把胡丽娘捉拿归案,胡丽娘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逃进武夷山,婆家人在后面穷追不舍,最后胡丽娘走投无路跳下悬崖。

以上就是朱熹拷打歌女严蕊的故事梗概,除了严刑拷打无辜歌女,还与作为自己学生的小辈女子结为夫妇,简直令人不齿。

然而这个故事是假的。

朱熹因为名气太大,一生的年谱在史料之中记载的清清楚楚,淳熙十年朱熹回到武夷山后在此待了八年,哪怕严蕊后来落籍之后立即嫁人生女,小女孩儿在朱熹离开武夷山最后一年也才八岁,让一个八岁小女孩儿去求学嫁人,这不胡扯吗?

这个故事显然是有人专门杜撰出来给朱熹泼脏水的,至于杜撰者可能是何人,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光宗即位,首相留正一直对朱熹印象很好,在他的多次劝说下,朱熹应诏担任漳州知州。

到了漳州,朱熹发现当地百姓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什么后世以史实为依据的正统主流观点中,朱熹从来都是个圣贤,我想从朱熹的为官之道就可看出端倪。朱熹一生做过不少地方官,每次到任之后总是先体察民间疾苦,施政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是不是有利于百姓生计。这次到了漳州也一样,朱熹发现有压在百姓头上的两座大山:一座是赋税太重;另一座是土地兼并太严重。

赋税太重其实是南宋整个国家的问题,国家各项开支太大只能苦一苦百姓,但对朱熹来说一切宏观战略都应该基于百姓生活出发,否则就是恶政就得改。尽管此前在其他地方为官期间也多次上疏请求减免赋税而不得,朱熹这次依然再次上疏请求减免赋税,这次也还真收到了成效,朝廷批准减免了漳州地区每年共一万多贯钱的苛捐杂税。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总归也算是办成了一件事儿。可与减免赋税相比,土地兼并问题就严重的多了,当地地主豪强在朝中各有靠山,朱熹请求重新丈量土地的奏疏报上去之后,朝廷里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旷日持久的扯来扯去,一直扯到当年年底终于同意。

正当朱熹以为又能为百姓办好事儿的时候,绍熙二年正月,朱熹长子朱塾病逝,当时朱熹已经六十二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让朱熹深陷悲痛之中,没了心思再在漳州履职,上疏辞官回乡为爱子料理丧事。

丧事过后,朝廷又改派朱熹为潭州知州,潭州任上没过多久就发生了绍熙内禅,光宗被赶下台,宁宗即位。

宁宗上台之后,由于业务水平低下导致朝政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为了帮皇帝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宰相赵汝愚想了个门儿:给皇帝请个好老师。

给皇帝请老师,那自然要请名满天下的学问大家,在当时的南宋,学问大家第一人的称号自然非朱熹莫属。而赵汝愚请朱熹入朝做帝师却并非仅仅因为学问,还因为朱熹是自己的政治盟友。

朱熹的学术主张是理学,而当时包括赵汝愚在内的大部分官员都认可理学的概念,召朱熹入朝有百利而无一害。绍熙五年十月,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来到临安开始了他的帝师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