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当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从熟睡中醒来时,外面的阳光正穿过玻璃窗照射在了他的床上,在木窗棂的遮挡下,阳光被分割成了一片片,在绣着花草的被面上变得斑驳绚烂了起来,看起来很有一种静谧的美感。
翻身坐起的朱尔典瞧了一眼窗外,发觉院子内的土地还是显得有些湿润,显然昨晚下的那场小雨并不算小。
他现在所居住的这座英国北京公使馆,位于东江米巷北,御河西岸。这原本是满清王朝醇亲王奕譞的府邸,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英国军队强占了这里,因为这里距离皇城很近,于是在战后英国人就以每年1千两白银的租金霸占了这里作为英国的公使馆。
以此地的位置,和王府的各类建筑和面积,1千两白银的租金几乎等于白送。不过谁让朝廷打不过英法联军呢,自然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英国人得了此地,就着手进行改建,除了保留了一部分旧建筑外,也新建了一些外中内洋或完全西式的建筑。
而庚子事变,在签订《辛丑条约》时,英国人趁机在原址大加扩展,将北面的翰林院、銮驾库及其西边的兵部署、工部署(包括存料场)、蒙古内馆、鸿胪寺之一部等地方都占据了下来。这一番扩展,让现在的公使馆比原址扩大了两倍有多。
使馆的西界直至兵部街,因为四周空地很多,英国人便把西北部作为一处兵营,北部空地当成了操场。于是在一国之首都,政治权力的中心,居然出现了一个外国人的兵营,这待遇和殖民地也没什么区别了。
英国人除了将公使馆军事化之外,还将其空置的西南角一带,租赁给英商毛兰洋行和瑞士上百纳公司使用,不忘给自己赚取一些外快。
英国公使馆的大门更是仿罗马凯旋门的样式修建,是一座两层三间的门楼。立面用砖勾出了简洁的线角和拱券图案。凯旋门作为西方军国主义的象征,这无疑就是在向中国民众显示,英国人在此地乃是征服者。
当然,此时大多数中国人连罗马都不知在何处,自然也就没可能去了解英国人的这点阴暗心理了。至于居住在这老大帝国中心区域的英国人,还是相当享受这种静谧而安然的远东生活的,北京的气候可比印度舒适的多了。
作为大英帝国在华的特命全权公使,朱尔典爵士今年已经59岁。虽然他是一个英国人,但是他在中国度过的时间反倒是超过了故乡英国。就连他的名字,也深深的留下了中国的痕迹。
朱尔典是在24岁时来到中国的,当时他是来北京的英国领事馆任见习翻译员的。此后十余年间,他先后在中国的数个贸易口岸任职,奔走于南中国的多处地方。最终成为了英国外交部最为出色的中国通,他自己也承认,中国就是他外交生涯的全部。
从10月初开始的中国革命,虽然将整个中国闹了个底朝天,但是在这座英国公使馆内,朱尔典却依然享受着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习惯。一早起来先看上一会报纸,然后在床上用过早餐,接着才是下床洗漱,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没有什么事件能够打断朱尔典爵士保持了20余年的生活习惯,就好像没有什么事件能够打破大英帝国对于这个世界的统治一样。不管中国革命党人在公使馆外掀起了多少惊涛骇浪,也无法越过公使馆的城墙,动摇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权威。
当然,随着革命党人在南北发难以来,朱尔典已经意识到脚下这个老大帝国已经真的快要入土了。哪怕英国政府此前还试图倾向于满清政府,英国人也挽救不了这个老大帝国走入死亡了。
而英国在华利益,也不容许英国政府轻率的在革命党和满清政府之间表态。今日之在华利益最大者,无疑就是大英帝国。中国进口货物的七成来自于英国;在华的外企,60%以上是英国或英国参股的。在这个各国实施关税保护的时代,一个开放市场对于英国来说,显然是不能放弃的;英国金融界的在华投资,1894年-1911年间,汇丰等英国银行在华放贷额就达白银2.06亿两,英国在华房地产投资也达到了5100.5万美元;截至1911年,英国还握有清政府2.2亿的“欠条”,是中国政府的头号债主。
只是傲慢如朱尔典也不得不承认,今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不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了。美国和德国作为后起之列强,正在在巴尔干、北非、巴勒斯坦乃至全球各地,对英国不断的制造麻烦。英国实在是占据了太多殖民地,堵死了这些后起之列强的上进之路,一场争夺世界霸主的大战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而在英国的国内,议会对于向富人阶级增税的《预算法案》的关注还要多于海外各地爆发的冲突。光荣之日不落帝国,似乎已经对于自己所建立的庞大的殖民世界的管理责任,显得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