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华召见(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

今日朝会之议,虽有预料于先,党争的味道却过于浓重,而且上意难测。

萧绍瑜需与李东阳筹谋应对之策。

而此时的李东阳,正在王府中焦急等待,忧心忡忡。

“殿下,朝会如何?”

萧绍瑜的迟归,已令李东阳猜出:

“殿下多半是接了济阴洪灾这个烫手山芋。”

既然木已成舟,他反而淡去焦灼,恢复了往日的从容。

“果如东阳先生所言,事涉东宫,群臣无人愿接此差。

陛下已命本王代天出巡济阴,东阳先生可知是何人举荐本王的?”

李东阳不及细想,便肯定答道:“尚书令。”

“何以见得?”

“事涉东宫,寻常太子殿下门人自然要避嫌,就算强出头,陛下也不会准的。

大殿下与八殿下觊觎国本之心,昭然若揭,陛下更不会授命其门人。

事关国本,洁身自好者唯恐避之不及,能一锤定音者舍尚书令其谁?”

李东阳虑事周全、老道,一言而中十之八九。

“嗯,有点神机妙算的样子嘛。”

萧绍瑜心下稍安,遂将详情尽诉,以供李东阳出谋划策之用。

“东阳先生,陛下的态度?”

梁帝的态度至关重要,若是拿捏不准火候,事与愿违,济阴之行就不是有否建树这么简单了。

萧绍瑜的心中隐隐摸到了一点边际,但他还是想听听李东阳的见解。

“本王也得兼听则明嘛,可不能阴沟里翻了船。”

这回李东阳沉默良久,圣意最难揣度,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陛下授殿下以信物,必知此中阻力,可见陛下还是希望殿下能有所作为的。

‘行止有度’,依下官拙见,应该指的是沈贺一事。

查,可以,若罪证确凿,定沈贺的罪也未尝不可,关键是不能牵连太子殿下。”

萧绍瑜面容一松,他与李东阳所思极为接近,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柳世权此人官声、人品如何?”

此行梁帝唯一指定的助力便是柳世权,而他正是沈贺的顶头上司。

他的立场是能够左右事态的,萧绍瑜的目光已经投向江北重镇北徐州。

“希望是个靠谱的人吧。”

说到柳世权,李东阳哑然失笑。

“柳公与下官有同年之谊,其才更是胜我十倍不止。”

萧绍瑜颇为惊讶,因为才高八斗的李东阳,昔年可是堂堂的探花郎。

才胜其十倍,将是何等恐怖!

对于萧绍瑜的反应,李东阳并不意外,他随即揭开谜底:

“殿下只知下官是两榜风流的探花郎,却不知柳公乃是同科之魁元。”

柳、李金榜题名之时,萧绍瑜那会儿还没出生呢,自然不知柳世权当年的风采。

若非李东阳是王府长史,萧绍瑜也不会知道他的才名的。

“哎。”

提起昔年风华正茂,李东阳不免唏嘘感叹。

“柳公与下官皆属清流一脉,公官至一州刺史,已属清流极致矣,下官不及也。”

以李东阳探花之资,历经宦海二十余年,方官至王府长史。

可想清流为官进阶之难,南梁门第观念之深。

更显柳世权鹤立鸡群之不凡。

萧绍瑜默然颔首,深以为然。

南梁官制他是烂熟于心的,自是深知一州刺史的分量。

“没有点背景,放在哪个朝代升迁也不会顺利的,光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柳公为人刚正不阿,于清流一脉素有威望,若是沈贺罪证确凿,他是不会掣肘殿下的。”

其实,李东阳隐晦地道出,柳世权是梁帝手中平衡朝局的一股力量。

否则何以力排众议,授其刺史之位,还是梁都建康门户之地。

“既是如此,济阴之行便多了一分把握。”

萧绍瑜低声沉吟。

这时,王府侍卫长郎将范伯勋入内禀告:

“殿下,东宫派人送来太子殿下手书一封。”

萧绍瑜与李东阳书房密议,范伯勋能够直接入内,可见此人身份并不一般,绝非只是侍卫长那么简单。

“伯勋,你就不要走了,留下来听听,济阴之行可少不了你。”

萧绍瑜朝一旁座椅一指,笑着接过太子手书。

范伯勋毫无生分之意,面有雀跃,径直坐下了。

其实,他是萧绍瑜的表弟,二人自幼一同长大,不是一般的亲近。

《梁书·武帝纪》载曰:

太祖赏帝,钟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