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正在我发愣的时候,那棺材突然自己“哐啷……”一声关了盖子,吓了我一跳。一阵灰尘飞起来,迷了我的眼睛,我不由跳脚大骂。
阮灵溪皱眉道:“你今天怎么回事,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我骂道:“我靠,赵羽才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你怎么不说他?!”
阮灵溪听了这话,顿时脸色沉了下来,张口要骂我,吴聃赶紧阻止道:“行了行了!不是变了一个人,而是中了邪。你们都跟我来,找到那面具要紧,快点!”
我们这几个人才又跟着他向前走。这一次,大家都没说话。我也闭上嘴,以免跟赵羽起什么冲突。
走在路上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封门村这里电子信号会被冲断,指南针也会失灵,是不是说明底下很可能有矿藏,是它们影响了电子通讯设备的准确性呢?或者说,也可能是因为地下的矿藏影响了这里的磁场,所以造成了这里磁场比较混乱,也许有助于滋生鬼怪?
如果说地下有矿藏,我倒是希望是金矿。自己雇佣人开采一下,搞一座金山出来,尼玛的,我就再不怕买不起车房娶不起媳妇了。
我正胡思乱想着,却见阮灵溪走到吴聃身旁,问道:“吴叔,我觉得二货和赵羽的情形不对劲啊。难道是那个面具有问题?”
“先去看看,我觉得八成是那玩意作怪。”吴聃说道:“我听说有些偏远地区有这么一种殡葬习俗:很多人在死的时候要戴着面具下葬。由于是丧事用的面具,所以都是黑白色的,而且是笑容面具,表示对死者亲属一个安慰,表示这死人含笑九泉走得安详。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还有一种人下葬的时候也戴面具。”
阮灵溪立即问道:“什么人呢?戴面具好奇怪。”
吴聃说道:“古代契丹人。不过给死者佩戴面具下葬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挺常见。中原地区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称为……”覆面“,因丝织品保存不易所剩无几。汉代曾有玉覆面出土,但金属质地尚无实物。契丹民族的金属面具,其起源应与汉地无关,极可能是东胡民族习俗的延续。早在商末周初至战国中期,东胡民族曾经创造了夏家店上层文化。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周家地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地中,墓主人面部覆盖有用青铜和绿松石装饰成五官状的麻布,可视作金属面具的起源。很可能,作为东胡后裔的契丹民族继承并发展了东胡遗俗,创制出完备的金属面具。金属面具和网面具,在辽代早期的墓葬中较为鲜见,中、晚期逐渐增多。平民百姓下葬,用不起金属面具,便用其他材质来代替,这是很可能的。”
我听他侃了半晌,听得云里雾里。阮灵溪却抓住了重点,问道:“吴叔是说,这里原先的村民,很可能是契丹的后人?”
吴聃叹道:“不知道,仅仅凭借这一点无法确定,但是如果那面具真是用在殡葬上的,多半会是跟契丹人有关。也许最早的村民是契丹后人,或者跟契丹有渊源的某些人。”
我在一旁听了,笑道:“师父,你说这些跟讲天龙八部一样,还契丹,还乔峰呢。”
吴聃说道:“你别不信,还真有可能。等会儿咱去那神庙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我总觉得这跟契丹人也许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时,我们走到那个坍塌的屋子门前。此时,那门还是虚掩着,我知道那面具就在里面,于是对吴聃说道:“师父,这面具就在里面呢,咱们冲进去看看?”
吴聃瞪了我一眼,骂道:“小BK没脑子,难怪你中邪还不知道。这面具如果真是殡葬用的,又在这**里,必然带有很深的怨气。不能莽撞。”
说着,他取出一面镜子来。我一瞧这镜子,感觉有点印象。仔细一想,我靠,这不是吴聃上次在鬼市上买到的破镜子么,说什么复古中国风,所以买了收藏,其实就是个廉价货,不过看上去是老式的东西。
“师父,你掏出这镜子干吗啊?”我问道。
吴聃说道:“你和小赵到现在难道都没发现,你俩身上多了点东西?”
“啊?”我闻言上下检查了一下自己,问阮灵溪道:“我脸上有什么东西么?”
阮灵溪看了看我,冷哼道:“没有,还是那张贱兮兮的脸。”
“师父,我多了什么?”我问道。
吴聃看着我跟赵羽,冷然说道:“面具。”
“面具?”我一惊,想起横梁上的面具,赫然明白了那几只钉在房梁上的长钉子是做什么用的。那是棺材钉,钉棺材的。而那绳子,好像是捆绑棺木的,我靠。
再加上面具是殡葬用的,真齐全。不过,我摸了摸自己的脸,根本没什么异常,那吴聃说的面具是什么意思呢?
我不懂吴聃的意思,于是问道:“师父,你说的面具是什么?”
吴聃说道:“先把那东西烧了,我再来告诉你们。”
说着,吴聃竟然掏出一条黑布来,然后取出几道符咒,将那符咒拿在手里,又将自己的眼睛蒙上,让我们几个在门外千万不要进门。嘱咐完后,他自己进屋去了。
我十分好奇,于是凑到门口向里看。只见那鬼面具还是挂在房梁上,似乎正在俯视着我们,露出诡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