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高元朗,赚大了(5700)(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总兵府,有一种肃杀之气,门口左右两排士卒站得笔直,刀枪甲胄鲜亮,徐杰一人随着总兵府的军将往里而入,整个总兵府不小,里面却没有一处景观,路是石板路,回廊上也没有任何多余装饰,院子平整,院子地面只是黄土,中间摆放着几排兵器架子。

这种院子,给人一种怪异之感,从南到北,从大户人家到小院落,徐杰从来没有见过这般毫无装饰的院子。

徐杰也是第一次进军事机关的衙门,心中也多有好奇,四处不断打量,竟然还开口去问,问头前带路的军将,那个建筑是做什么的,负责什么的,诸如此类。

见太原总兵王元朗的地方,是一座书房,这也是徐杰没有预料到的,因为武官在徐杰这种文人心中,大多是不怎么看书的,并非说武官都是文盲,而是说武官看书有选择性,怎么也不会有这么大一座书房,还装得满满当当。

徐杰打量着头前案几之后的王大帅,这位王大帅正拿着一本《春秋左氏传》,徐杰便是看到这个细节,已然就知道这位王大帅还真是个读书人,徐杰武官见过不少,唯有这位白发白须的王大帅,给人一种儒雅之气。

徐杰稍一行礼,未开口说话,大概也是看得头前王元朗正在看书,有一种不好打扰的感觉。

王元朗放下手中的书,抬头,徐杰便也看清楚了这个王大帅,有些消瘦,面部骨骼稍微外露,看起来精神不差,灰白的头发与胡须,也说明这个王大帅年纪不小。

王元朗微微一笑,开口说的话语让徐杰没有预料道:“徐钦使习武艺?”

徐杰微微点头,答了一句:“武艺习得粗疏,读书之余,强身健体。”

王元朗闻言笑开了一些:“哈哈……钦使且落座吃茶。”

徐杰闻言落座一旁,便又听得王元朗开口笑道:“老夫看钦使武艺可不粗疏啊……”

便是王元朗这么一笑,徐杰陡然好似有感,盯着王元朗看了一眼,抬手抱拳,也笑道:“班门弄斧,大帅见笑。”

徐杰为何说这一语?因为徐杰陡然发现这位王大帅,竟然也是先天。一个身居高位的领兵大帅,能读《左传》,又能练武入先天,让徐杰莫名有些好感。

王元朗听得徐杰自谦之语,摆摆手道:“徐钦使进士出身,年纪轻轻又把武艺练到了这般地步,当真是世间少有的奇才啊。”

徐杰不知王元朗见自己到底所为何事,看着王元朗满脸的笑意,紧张戒备倒是去了一些,也笑答一语:“大帅武艺高超,闲暇时候又读《左传》,书案上还放着《公羊》与《谷粱》相互印证,实在让下官佩服。”

所谓《左传》,就是《春秋左氏传》,是春秋时代末期鲁国人左丘明对《春秋》的注释以及补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详细叙事的编年体史书。四书五经中,《春秋》就是五经之一,但是《左传》才是《春秋》多读的书籍,因为《春秋》实在过于简洁。

《公羊传》与《谷粱传》,也是《春秋》注解的经典,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其实都是史书,写在两千年前的经典。能就这么读懂两千年前的文字,其实还真需要不凡的造诣。这也是经义考试的难点所在,那些圣人之言,相比于《春秋》,经义上便算是较为简单的了。便是名家大儒,也不敢轻易夸口说自己能把《春秋》读得透彻。

圣人之言,是儒家哲学标准。《春秋》这般的经,就是学问研究的方向。一个是“规章制度与思想指导”,一个是科研项目,这般比喻起来就很明了,研究方向就是《春秋》中记载的两百多年,到底发生过一些什么,从各国起源族谱与由来,到时间线的对照,年代的考证,等等……

可见四书五经,从来都不只是圣人之言,内容涵盖极广。

“老夫读《左传》,那才是班门弄斧啊。”王元朗答了一语。

徐杰又假意环看了书房四周,笑答:“大帅这书房可不寻常,下官家的书房,不及大帅书房十分之一,大帅饱读诗书,下官当效仿之。”

王元朗此时已然不再多客气,这书房里的书,显然他还真看得差不多了,这也是一种自信。

王元朗沉默了片刻,看着徐杰,忽然问了一句:“钦使从京城来,听闻京城近来风起云涌,不知真假?”

徐杰看着王元朗,想了想,实在不知这个王元朗是什么路数,不愿多答,反问了一语:“下官愚钝,不知大帅所说的是何事?”

王元朗闻言又笑,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语:“陛下当年与老夫说,燕京到汴京,一千四百里。大同到汴京,一千五百里。太原到汴京,九百里。所以让老夫镇守太原,说是太原离京城近,而且太原往京城的路也好走,一路皆有大道坦途,快马轮换三日可以入京。老夫在这太原一留就是二十年,满头青丝成白发。”

王元朗说得好似有些伤感,徐杰听得双眼发亮。

老皇帝真不傻,太原东北方是大同,往东入河北能挡燕云,太原有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王大帅,二十年官职不升不降。

当真是耐人寻味!

“大帅为国戍边几十载,下官敬佩之至!”徐杰答了一句。心中已然明了,这位王大帅,还真不是李启明一路的,李启明经营十几年,终归没有把这个毫无存在感的王大帅经营透彻。

王元朗又开口道:“缉事厂是个好衙门,合该在太原开衙驻人手,帮老夫巡一巡这边镇军将,也为那些戍边的士卒们多一些公道,如今这禁军里乌烟瘴气,正需要徐钦使这般有手腕、敢做事之人来巡查一番。”

王元朗话语说到这里,徐杰似乎豁然开朗。

这个王大帅,不仅是在朝堂上没有存在感,在军中也没有存在感。这么一语,就是告诉徐杰,这太原禁军,要来一个大换血了。

这也让徐杰想通了为何李启明能放任王元朗当这个太原总兵了,因为这个总兵很配合李启明,对军中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麾下军将,想收拢谁,想安插什么位置,王大帅向来都是极为配合。

这也是王元朗自保之道,做一个与世无争的总兵,也难怪王元朗能置办这么一屋子的书。

王元朗此时要对麾下军将动手了,还是叫徐杰来动手,依旧还能把自己置身事外,还能让王元朗当那个表面上与世无争的总兵,还能蛰伏在暗处,依旧没有存在感,依旧让人想不起来王元朗这么一号人。

徐杰从太原北上大同的时候,王元朗不见他。徐杰从大同回来了,王元朗才见他。兴许是徐杰能从大同回来了,王元朗才觉得徐杰有资格、有能力来办好此事。

这些事情背后,都有一个人的身影,便是老皇帝夏乾。王元朗也有王元朗的高明,韬光养晦都不足以形容王元朗的高明。

徐杰想了许久,没有答话,想了这么多事情,对面前这个王元朗更是佩服了几番。但是徐杰对于未来的事情,又多了一些担忧。

下这么大的棋,似乎无不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可能真有一场腥风血雨,徐杰担忧的是自己在这般的腥风血雨之下,该如何保住自己。

这已然不是江湖拼杀,也不是高手比武。这是汹涌潮水,再大的浪花在这样的潮水之中,也只能随波逐流。面对以万计算的铁甲,徐杰这一身武艺,又算得什么?

如欧阳正那般的人,或者谢昉,甚至吴仲书。这些文人,潜意识里还多是政治上的争夺谋划,想的是运筹帷幄。

岂不知,运筹帷幄,终究是以血腥来完结。

徐杰感受到了一种威胁。

王元朗随着徐杰沉默了许久,终究又开了口:“徐钦使还未北上之时,陛下就曾来过信了,说钦使是信得过之人。钦使可别让陛下失望。”

徐杰郑重其事点点头:“此乃缉事厂分内之事,大帅稍等月余,当派得力干将前来。”

王元朗转脸一笑,点点头,不多说,不多留,摆摆手道:“徐钦使进府有些时间了,恕不远送。门口备了厚礼,钦使不必客气。”

王元朗当真是谨慎,见徐杰这种事情,王元朗也是做得滴水不漏,会面的时间控制得极短,还给徐杰备了厚礼。

这份厚礼,徐杰得收,这配合王元朗。王元朗要做那个别人眼中低调不管事,甚至怕事的大帅,徐杰自然要配合他。

今日徐杰入得总兵府,就是王元朗怕惹火烧身,贿赂讨好徐杰来着。

徐杰也不多留,拱手而出,门口的厚礼,实在不轻,拉车的马匹好似都走不动一般。

徐杰出门而来,还大声笑语:“这一趟赚得多!”

徐老八闻言也笑:“杰儿,还是当官好啊。”

徐杰笑着点点头,上马,大手一挥,几十匹马往城南蜂拥而去,在一处宅邸面前停住。

徐虎下马敲门,乒里乓啷。

一个小厮一边开门,一边骂骂咧咧:“这般敲门,作死呢?报丧啊?门坏了你赔得起吗?”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