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孙享福领着数万人,在垸田里教习种植水稻的时候,朝堂上,终于议定了他此前的奏请。
在他的这封奏章没有在朝堂上公布之前,所有的人,都还没有把社会结构这个问题,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看问题,现在,他们才更加知道,治理一个大国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多高端了。
原来,一个国家的农民数量,工人,商人,士人的数量,都是需要合理分配的,一旦不合理,也容易出现问题。
在周边少数民族和海外新疆域的百姓们,没有很好的掌握农耕技术之前,中原之地,还需要暂时承担这个国家所有百姓的农业方面的需求,为大家的吃穿等基本生活需要,提供保障。
山南道水路发达,地处国家的心腹之地,一旦经济腾飞起来,必将带动整个中部地区。
而且,大唐也确实需要一个不怕洪涝,没有旱灾的,且比较高产的产粮地,有了这块地方,其它地方的田地,就能更多的用于投入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对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都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它能够帮助国家更有效的对抗所有的自然灾害。
‘荆湖熟,天下足。’
这是孙享福喊出来的口号,喊的李世民的内心激动的不得了,将他所要开发的垸田,看成了未来的定国神器。
所以,孙享福的奏请,李世民全部批准了,从今年开始,朝廷的财税,将会集中建设中部地区,每年,投入在垸田开发上面的钱财,就会达到一千五百万贯。
而且,不光只是水路交通,在陆路交通上,也会加大投入,未来三年内,中部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官道,都会扩宽,平整,铺水泥,作为继长安和洛阳的基础建设之后,新一轮的延伸。
至于做这些基础建设的钱财从哪里来,李世民是一点都都没有担心过的,因为大唐今年的财税,还会有一轮较大的增幅,而新的货币政策,给他带来了足够多的现金,不断的有金银铜被送到官方的铸钱厂铸造成钱币,他就不断的有大量的现金进账,把这些财税以外的进账,都会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面,那么,实际上,其实都是出卖劳动力的普通百姓,把这些钱给挣走了。
武士彟回长安之后,给李世民带来了山南道地区水灾的消息,不过,孙享福至今没有上奏请援,这证明,他是有把握自己应对水灾的。
不过,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放心,调冯智戴率左骁卫大军三万余,前来支援,其中,过了守孝期,被李世民任命为左骁卫郎将的裴律师也一同随行。
其实,当冯智戴领着大军进入山南道地界的时候,大水早都已经退去了,如孙享福所料,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像后世那么恶劣,水灾,一般也不会太大,都是降雨引起的,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雨季一过,水位就差不多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只是被水淹过的田地面积不小,毕竟,湖区的百姓,为了灌溉方便,耕种的田地,地势都比较低。所以,这段时间,水路转运公司的大船,在山南道各州县,收拢了许多因为田地被洪水淹没,而在找出路的百姓们。
现在,已经修好的垸田大堤上,差不多聚集了三四十万百姓,这都占据了整个山南道两成以上的人口了。
这些百姓在大堤上避难的期间,看到了大垸内的稻田和村落的景象之后,瞬间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无惧洪涝,几乎不可能遭遇旱灾,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田地里的水位的水稻田,简直是太完美了,难怪他们能种出如此整齐,密集的秧苗。
而且,他们也知道了,朝廷,今后将大力开发这样的垸田,派了十四位王爷来这里亲自种植垸田。
后面,孙享福几乎都没有花费什么力气,他们就非常自愿的听从号召,开始了规模浩大的筑垸工程。
小老百姓,谁不想田地里有一块收成稳定的田地,谁愿意年年都被灾害逼的无路可走呢!倒是冯智戴带领过来的这三万多大军,正好可以帮助孙享福做一些组织管理工作,几十万人的大劳作,具体要管的事情,可不少。
人多的力量就是大,尤其是这些人还配备上了水路转运公司从渭南农具厂运送过来的,大量新式铁器工具的时候。
五月,在稻谷开始出稻花的时候,这些人不仅完成了之前那块筑到了一半,就停下来春耕的垸田,还将紧挨着的第五块田也全部修筑完毕,这五块垸田,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二万亩大小,按照每户二十多亩来分配,也就能安置个五千户百姓而已,对于几十万在大堤的棚户里生活,想要获得一块自己的垸田的荆湖地区百姓来说,简直是太少了,为了自家能分到这样的好的田地,百姓们是铆足了劲的干,孙享福估计,他们一个月,就能筑城两块能够圈下面积不下三万亩的大堤,并且平整规划好里面的土地,毕竟,一些灌溉用的沟渠,在筑堤用土的时候,就已经开挖出来了。
再之后,孙享福就只需要在给在沿江,沿湖,给他们圈地,让冯智戴直接领着府兵,组织百姓们自己去筑堤就行,而且,由于人手多了,垸田也筑的越来越大,可以开发出超过二十万亩,安置下八九千户的超级大垸,也出现在了孙享福的规划中,这种规模的垸,在这个时代直接都可以设立成一个县级行政区了,未来,孙享福会将其与周边八个小垸合并起来,设立成一个人口超过三万户的上县,名字都想好了,叫九垸县。
而做好这些规划之后,孙享福则是开始了第一轮的杂交水稻育种教学,基本没有什么技术难点,就是按照孙享福早已烂熟于心的传统育种方式,教授农部官员而已,他们目前还不懂得农作物杂交是个什么概念,像农门子弟,对这些东西的理论知识,基本都学透了,尤其是像武媚娘这种年龄小,对事物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固定认知的孩子,她比农部的官员学的快多了,顶多再培养一些她的动手能力,她就能跟孙得寿这一批最早接触农学的农门子弟的水平相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