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别人抢破头,诚哥看不上(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在云端计算大数据。算法相当于工业时代的加工机床,数据就像是被加工的原材料,而云端计算能力则是驱动机床的能源提供者。

我的YY网络科技,乃至蚂蚁金服,乃至我其他一切平台,核心的目的是实现内容推送的人工智能。我的人工智能要‘听得懂人话’,进一步发展到‘哪怕主人不说,也能猜到主人想要什么’的‘读心术’。然后解决‘找到主人想要的内容,然后给他’这个问题。

听得懂,猜得透,找得到——帮全人类做到这九个字,就够我顾某人为之奋斗一辈子了。至于钱,于我如浮云,我要那么多有什么用?这里面,的算法和大数据,是必须我亲自解决的,但是背后的基础设施,我不一定要亲自搞。所以云计算这块,你们谁有兴趣,愿意去搞,我可以提供技术服务,或者入一点股份,帮你们搞。这个钱赚得不够轻松,不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钱,我不想受这个累。”

顾诚最后给了一番高屋建瓴的结论,把自己的志向和心态剖析得非常清楚。

只有从0到1的钱,才有垄断利润,才有绝对的暴利。那些从1到N的钱,只是成本大战。或许未来早期的云计算巨头在优化效率上能够比同行高一点,把成本压得更低一些,从而赚到更多的差价——但那也只是一点点差价。

顾诚是内容产业的霸主,他没空亲力亲为。他只要确保这个基础设施短板不会拖他的后腿,到了那个时代他想从外部买云计算资源,能够买得到,而且以足够便宜的价格买到,就行了。

就跟米国人没必要亲自跑去沙特狗大户那儿挖石油,他们只要确保石油足够便宜、能够满足米国的工业体系需求、不要再爆发一次类似于1973年石油危机之类的事件就行了。(虽然挖石油也有可能很赚钱)

云计算,就相当于4.0时代的“能源”。

当然,顾诚不在乎亲自赚云计算的钱,不代表他不需要控制和监督云计算。

毕竟,未来的业务形态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算法处理大数据”,既然是“在云端”,那么YY系和支付宝系的大数据肯定是要传到云上去算的。这时候数据安全的问题就很重要,必须防止敌人暗中备份窃取。

后世2017年6月爆发的阿狸系菜鸟物流和顺丰快递之间爆发的数据共享大战,按照顺丰方面的口径,就是因为“菜鸟物流以大欺**着顺丰把其大数据处理服务商和虚拟服务器托管从腾云云改成阿狸云”。

这一招背后,说实话,即使顺丰真换了阿狸云,阿狸云也赚不到几块钱利润(顺丰不算什么大客户)。关键是那个时空2017年的BT之战已经白热化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阿狸云害怕菜鸟系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放在腾云云上处理,会被暗中窃取备份。

顾诚可以不赚云计算的钱,但他必须确保帮他处理大数据的云计算供应商不会威胁到他的数据安全——

就像米国允许沙特狗大户这些小兄弟赚石油钱,但沙特必须保证米国的能源安全。要是欧派克再想搞个73年石油危机那样的大新闻,米国人的航母舰队会毫不犹豫开到波斯湾的。

幸好,顾诚在阿狸也已经有24%的股权了,他可以充分行使未来对阿狸云运作的监督权限,派驻自己的专人跟踪,防止非法备份。

顾诚的野心之大,终于让马风和丁三石彻底看清了:顾诚的眼光跟他们不是在一个位面层次上的。

马风当机立断拍板:“我愿意投资搞阿狸云计算,不过你得给技术支持。反正阿狸你已经有24%股份了,将来赚了你也少不了好处。剩下的细节慢慢谈吧。我们先去参观一下你们公司的分布式编译服务器中心。”

丁三石犹豫了一下,表示愿意稍微投资参一股,但是无意主导这个生意。

很显然,丁三石那股大起大落之后养成的“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开心”毛病又犯了。听顾诚说云计算的钱赚着很累很没门槛壁垒,他又懒得动弹了。

也难怪这厮后来会去养猪。

不是丁三石本人喜欢做的事情,他都是这么懒洋洋的。

……

YY网络科技,研发部编译中心。

作为国内如今最牛逼的互联网公司,YY网络科技的研发部从来不缺钱买最好的编译服务器。

从02年到04年,每年英特尔出了新的服务器用处理器,或者IBM出了新的机组,顾诚都会不吝重金采购,以至于就没见过国内哪个同行的编译中心机子性能比顾诚的公司好的。

YY网络科技的程序员们都是行业精英,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怎么能因为写完代码或者自测修改后等机器编译而浪费太多时间呢?

能够多花100万买服务器,让每个程序员修完一块代码BUG之后少等哪怕20分钟的编译时间,顾诚都是觉得值得的。

然而,就在这个炎炎夏季里,一些让程序员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公司要求按照顾诚大致描述的那个拓扑结构,结合英特尔最新的多核CPU线程任务分布思想,弄一个闻所未闻的“分布式编译架构”。

所谓“分布式编译”,用外行人听得懂的话解释,大致是这么个原理:

在原本的编译模式下,每次一段代码要被编译成程序时,都只会调用程序员本人的电脑CPU运算资源,或者他直接树状结构连接的那台代码服务器的运算资源,来进行编译。

但是在同一个网段里面,并不是所有程序员的电脑或者代码服务器的CPU都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搞了“分布式编译”之后,可以把同事开着的、CPU闲置的运算资源也调动起来,一起帮助编译,从而加快编译速度。

要是搁在后世,这玩意儿随便找个编译工程师都能搞定。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