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个便宜老爹也真是的,吃了称**,铁了心要刘礼学半吊子《皇道经》。
再好的功法不全,也是半吊子,威力大为降低。即使刘礼再努力,其成就也不会很大。
隋末大乱即将到来,十八好汉个个了得,更别说君临天下的李二了,哪一个是好惹的?学个半吊子的功法,修炼不上不下,怎么与人争?还能争得一席之地吗?
刘礼是万分不想学这半吊子功法。
刘禹也是个精明人,看出刘礼的顾虑,笑着道:“礼儿,你知道为父修炼用了多少辅助宝物吗?你知道为父修炼用了多少时间吗?为父给你说,到现在,为父只用了一小段积香木,再也没有用过辅助宝物了。要是有辅助宝物,为父很快能成为贤士。至于修炼的时间,为父一天也就两个时辰而已。要是为父的时间多些,早就成了贤士。”
在这个世界,修炼不仅仅是依靠努力,还可以借助辅助宝物。积香木,是文士修炼的最好辅助宝物之一,可以事半功倍。刘礼为官清廉,没有收刮,家底不丰,无法购买积香木这样珍贵的辅助宝物。他这辈子,只用过一小段,即使这样,他也成了大学士,只差一点点就能成为贤士,的确难能可贵。
不用说,修炼是一份水磨功夫,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刘禹心系天下,大多时间用在处理公务上,每天只能挤出两个时辰来修炼,这严重的影响了他的进步。就算这样,他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刘禹昂首挺胸,眼中精光闪闪,信心十足:“为父自信,在有生之年必能凝炼丹心,成为大贤士。”
大贤士,是文人修炼的极致,这是站在巅峰的一群人,无一不是大人物,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他们跺跺脚,风云失色;他们打个喷啑,就是雷霆雨露。
“为父没有辅助宝物,没有多少时间修炼,也能成为大贤士。礼儿,你说,《皇道经》还不够厉害吗?”刘禹傲然道。
刘礼对自家境况是知道的,刘禹是御史台一把手,官任御史大夫,从三品的高官,俸禄很丰厚,用来吃饭穿衣,可以锦衣玉食的过一辈子。但是,要用来修炼,远远不够,因为辅助修炼的宝物无一不是珍稀之物,无一不是价值连城。以刘家的财力,是无法承受之重。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修炼条件下,刘禹能够成为大学士,非常了不得。
更别说,刘禹信心十足,一定能成为大贤士,成为站在巅峰的一群人,这就更加了不得。
“请爹传我《皇道经》。”刘礼当机立断。
刘礼唯一担心的就是功法会不会拖他的后腿,让他不能达到极致。既然有刘禹这个榜样,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没有辅助修炼的宝物,这对于刘礼不是问题,别忘了刘礼是经济学博士,赚钱那是他的特长,就不信赚不到钱。只要赚到钱,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宝物来辅助修炼。
“甚好!甚好!”终于说服了刘礼,刘禹大为宽心,连连点头。
“礼儿,你听好了,为父这就给你详细说说。”刘禹开始讲解要点,道:“习文首先要进行天人感应。什么是天人感应呢?就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处处有着神秘的力量。文人炼心,炼的就是感受世界的心灵力量!礼儿,你要记住: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好一句激励人的壮语。
这让刘礼想起了地球上一句名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接下来,刘禹就给刘礼讲解一些要点细节注意事项,用了一个多时辰这才讲解完。然后,要刘礼复述一遍,刘礼复述的结果比起刘禹的讲解还要好,有不少他的个人独到看法,这令刘禹大为满意。
“礼儿,该讲的为父已经讲完了,你就试着进行天人感应。”刘禹鼓励道:“天人感应是文人最难的关口之一,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多试几次也无妨。”
天人感应是文人修炼的第一道难关,没有足够的天赋,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是别想完成的。不能进行天人感应,也就不能习文,就不能成为文人这个有前途的职业。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有人在第一次天人感应失败了,最终却能取得不错的成就,比如当朝著名的丞相高颎,他在第一次天人感应时失败了,都以为他不可能成为文人。谁也没有想到,他在第二次天人感应时成功了不说,还很快就成为大贤士,辅佐隋文帝一统天下,立下不世奇功。
刘禹是担心刘礼失败后承受不住打击,这才宽慰他。
刘礼却是不担心,穿越者牛B,我就不信不成?一次不成,还有第二次。实在不行,先去赚点钱,买点天人感应的辅助宝物再来就是了。赚钱,我是经济学博士,我怕谁?
盘膝坐好,摆了一个五心朝天的姿势,刘礼放缓呼吸,收摄心神,让自己心神守一。过了一阵,仍是没有感应到天地的生命力,刘礼有些意外,难道说我真的没有天赋?
不能操之过急,这天人感应需要的时间很长,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我这才开始,不急不急,有的是时间。刘礼暗中安慰自己,再度感应起来。
“天人感应可以说是文人最难的关口之一了,依礼儿的天赋,至少要七八天。”刘禹看在眼里,暗中判断。
“嗯?”念头刚刚升起,刘禹猛的吃了一惊,嘴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两只鸡蛋了。
刘礼再度沉下心来,心神守一,只觉一切都不同了,只觉天地不再是记忆中的天地,而是有着生命力,仿佛在与自己沟通,在向自己诉说。
“成了!”刘礼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