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慕玄不知愁,坐而论道心自收(上(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炼气境界分为十重,以三层为间隔,称为前、中、后期,到了十层境界,就称圆满,意指随时可以冲击筑基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修炼者的法力境界其实并无太过明显的标志,无非是将法力进步较大的节点划分为一层一层,以此相称。判断他人境界,一般都是根据气机感应来判断,这种方法会因各人功法差异而出现偏差,因而修炼境界到底如何,一般只有修者本人才能清楚,又或者修炼有某些灵目、灵觉等特殊能力,才能有较高的准确性。

由于炼气期修士人数最多,划分的也最为详细,且因炼气属于刚刚起步,一般不会有太多差异,所以判断修为也最为准确。等到了筑基以上的境界,各类奇功密艺层出不穷,法力划分就更加笼统,也更加难以揣测他人的境界。因此,低调行事,少行争杀,不失为保身之道。

如今的李慕玄正是炼气八层的修为,以其一十六岁的年龄来看,可称天赋异禀,进境神速了。不过,这也要归功于他的师父──云水道人。

云水道人便是李慕玄的师父,也是玉清门中的一位元婴老祖,叫做王玄一,道号云水,取意: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位云水道人生性淡泊,与世无争,以慧眼识才而闻名,善于教导弟子。当年李慕玄年方六岁,就被云水道人青眼相加,破格收为弟子,让门中一片哗然,须知一般元婴老祖的弟子,即使出类拔萃,也要有筑基修为,因为起码得修至筑基期,才能较准确的看出修炼者的天赋才情。

时年六岁的李慕玄就这样懵懵懂懂的成为了云水道人的第七个弟子,也是最小的弟子,其上还有四位师兄,两位师姐:

大师兄赵德阳,乃是一个修仙世家的长子,因醉心修道,不堪家族中种种鬼蜮谋算困扰,于十六之龄,炼气八重修为离家出走,偶遇云水道人,被收归门下。其人惊才绝艳,特别是金系剑法上悟性高绝,曾以筑基中期修为越境斩杀金丹妖修。

那一战,大师兄单人只剑,身陷数十妖修的围困阵法之中,主阵的更是金丹大成的妖修。当时,正值旭日初升之际,大师兄兀立孤峰,身临绝境,反而顿悟剑道,一剑既出,尽毙敌手,放声长啸,化虹而去!

此后更是勇猛精进,如今修道一百八十余载,却已甄至金丹巅峰修为,更有传闻其人已得上古剑道真意,杀伐酷烈,锋锐无匹,力敌元婴而不落下风。

大师兄在修行界声望极高,门中弟子莫不引以为傲,甚至认为门中就要出现第五位元婴老祖。不过大师兄常年在外游历,李慕玄至今未能得见,常常引以为憾。

二师兄王卓,是云水道人早年捡来的弃婴,随水漂流而不沉,水中诸兽俱不伤,且簇拥护持,对于水之道天生亲和。为人正直傲然,对诸位师弟妹严厉而关切。如今修道一百六十余载,已至金丹后期修为,一身水属性神通冠绝宗门,历次宗门间比试未尝一败。二师兄常年侍立师父左右,如徒如子,与师父感情极深,更是常常关照李慕玄。

三师姐泠月华,是云水道人的好友之后,身具罕见的冰灵之体,修习冰系法术得心应手,威力无比。为人孤高冷傲,却也清丽绝伦,修道一百八十余载,金丹初期巅峰修为,被不少弟子暗中钦慕。但是由于性格清冷的缘故,与李慕玄只见过两面,谈不上熟悉。

四师兄郑晨,乃是散修出生,天资聪颖,擅长经商交际,曾经帮助尚是金丹修为的师父打理产业。在结丹之后才被云水道人收归门下。如今已然修道三百五十余载,金丹初期修为,为人谦恭和蔼,经营着云水阁商铺,为师父和众位师兄弟提供修炼必须的资源,也能起到收集消息、散播消息的作用,在宗门中有“郑财神”之称。

五师兄赵德刚,是大师兄的亲弟弟,修道近一百六十载,却仅仅是筑基后期修为,只算是记名弟子,平时都在家族中。当年大师兄离家出走以后,数百年间从未归家,家族几经动荡,嫡传一脉有倾覆之祸。

当时刚刚筑基的赵德刚在不得已之下找上玉清门,本意是找早已金丹大成的兄长主持大局,怎奈那时大师兄游历在外。云水道人思虑良久,决定收赵德刚为记名弟子,并传音给其家族,方得平息暗流。后来更是多方支持,一路扶助赵德阳至筑基后期修为并坐上家主之位。不过五师兄受天资所限,再加上云水道人曾说其凡心过重,此生恐难结丹了。

六师姐季霏,于水系一道上也是天资非凡,在筑基之后被云水道人收归门下,青春活泼而又爱心泛滥,曾主动请缨照顾李慕玄,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和法力,用灵水之术为李慕玄反复洗练身体,当然,也不排除是其个人的洁癖……

季霏师姐常常采集百花晨露,将自己和李慕玄抹得异香扑鼻,还喜欢将李慕玄打扮的十分“可爱”。最终在李慕玄十二岁时,二师兄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为李慕玄申请了独立洞府,又言传身教,要将李慕玄培养为方正刚毅的君子。

当然,在李慕玄的心中,季霏师姐确是亦母亦姐的存在了,对其有着深深的孺慕之情。季霏修道仅仅四十载,筑基中期修为,不过季霏的专长多是水系的幻境、疗伤、滋养方面,战斗能力堪忧。不过大道三千,因人而异,据云水道人所说,六师姐在水练丹法上颇有天赋,以后有望传承其水练丹法的衣钵。

>